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第十三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學術會議黨瓊老師專訪

2022/08/31 19:57    閱讀:

2022722日,第十三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以線上形式在貴州師範大學傳媒學院舉行。論壇主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我院黨瓊老師帶領研究生胡林莉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上,黨瓊針對探究非遺文化的創新性傳播做出精彩發言。此外,黨瓊還帶隊參加了國際媒介與傳播研究學會2022年會,中國新聞史學會少數民族新聞傳播史研究委員會2022年年會等多項學術會議。

據了解,此次會議由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組委會組織舉辦,旨在通過對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相關問題的探讨,更好促進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事業發展,增進各族人民群衆的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

圖片

圖片

 

會議結束後,黨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此次論壇是一場精心準備的學術盛宴,大家在雲端學術分享中互相啟發、互相學習,收獲滿滿。會議的成功離不開保持初心做學問的态度,在問及參會初衷時,黨瓊也坦言:參會初衷是為了加深少數民族新聞傳播理論研究深度,帶動學科知識體系創新與發展,加強民族地區新聞院校學術交流。

對于個人的研究方向,黨瓊表示側重于對元宇宙視域下廣西壯族非遺文化的創新性傳播進行探究。她還提到:元宇宙技術将會為我國非遺文化傳播提供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元宇宙技術可以重構廣西壯族非遺文化原生場景,沉浸式具身體驗廣西壯族非遺文化和激發廣西壯族非遺文化實踐等。

在黨瓊看來,能和學者們一起對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民族文化研究等議題進行了充分、務實、深入、熱烈的交流與研讨是此次參會的一大收獲。而在詢問對同學們做學問有何鼓勵時,黨瓊認為:學術會議是專業領域重要的學術交流平台,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學術會議,進而提高學術素養、拓寬學術視野,活躍學術思想,提高創新能力。

此外,胡林莉也向記者分享了參會感悟和收獲。在她看來,學術會議是學者們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流學術思想的重要平台。而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是了解學界動态的一個重要渠道,尤其是新聞傳播學,更加迫切地需要了解、認識新聞傳播學者們的最新研究進展。

成功的背後藏着艱辛與堅持,胡林莉在會前的準備工作中也遇到過困難。學術會議前,她收集了大量文獻資料,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不斷發現新的觀點。回顧準備工作的繁瑣與問題,她坦言:新觀點如果把握不住,很容易被這些資料帶偏,拿不住重點,最後在導師的提點下,及時找準了方向,才初步完成彙報的PPT當問到學術會議過程中的表現時,胡林莉回答:由于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學術會議,在會議議程即将開始之前,我都是很緊張的狀态,直到彙報結束後,主持人和評議人給出了肯定的評價,才松了一口氣。

最後,胡林莉也對同學們參與學術會議提出見解:作為科研初學者來說,多參加學術會議是非常有益的,進行學術研讨也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嚴肅,合理表達出個人學術觀點和看法即可。

 

文字/張曉陽 黨瓊 胡林莉

圖片/受訪者提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