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4點,暨南大學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副教授、國際關系學博士、傳播學博士後馬立明與我院新傳研究生相約雲端,帶來題為《國際關系知識漫談:理論與探索》的講座,分享他對國際關系的見解。講座由暨南大學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教授羅昕主持。

馬立明教授從國際關系的學科屬性、研究領域、研究緣起、國際關系與國際政治關系的區别等方面來簡要闡釋國際關系這個學科。從學科領域來說,國際關系屬于政治學的二級學科;從研究領域來說,國際關系研究的是國與國的關系。國際關系是涉及政治學、經濟學、曆史學、軍事學的一個綜合性學科。
關于怎麼學好國際關系這個問題,馬立明教授給出了六點回答。第一,需要有較深的理論素養,懂得國際關系的相關理論模型及研究範式;第二,需要有深厚的曆史底蘊,長時間觀察某一個國家或某一組雙邊關系,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問題;第三,需要深刻了解政治學,認識到不同意識形态對政權的形塑作用;第四,需要有經濟學基礎,尤其是宏觀經濟,了解國家行為的背後邏輯;第五,需要有較好的外語基礎,能夠浏覽當地的文獻與資料;第六,關注國際新聞,懂得将新聞放入國際關系的知識框架中解讀。

馬立明教授對于國際關系中的三大範式給出了三個分類,認為國際關系分為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和建構主義
随後馬立明教授講解了民主和平論、曆史終結論、霸權穩定論、國家衰退論等國際關系中的重要理論,馬教授指出:“我們要對這些理論批判性地看待,因為國際傳播中有很多東西是被遮蔽的,我們要撥開迷霧,去探尋真相。”

馬立明教授從國際傳播的案例出發,具體分析國際關系的重要實踐。例如建構主義與歐盟、博弈論與古巴導彈危機、文明沖突論與9-11、全球共治與反恐戰争等,進一步解釋國際關系在實踐中的表現和作用。

馬立明教授從國際關系與國際新聞的角度來探讨當下的熱點事件,例如俄烏戰争、台灣問題、中美關系等。馬教授認為,要做好國際新聞,不了解國際政治是不行的。尋求真理如同是在黑暗中尋路,很多事情要放在曆史中才能窺見它的輪廓。


馬立明教授給出了參考書單
主講人介紹:
馬立明,暨南大學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副教授,國際關系學博士,傳播學博士後,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訪問學者。曾為知名評論員,在《南方日報》《南方周末》《深圳特區報》《南風窗》發表社論、評論文章數百篇。同時擔任深圳衛視、湖北衛視、廣東衛視等特約評論員,參與《直播港澳台》《正午三十分)《長江新聞号》等時事評論節目。同時為字節跳動簽約作者。
圖文/陳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