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資源承載着一個個閃光的曆史記憶,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精神富礦”。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态化,5月31日下午,我院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書屋組織召開“重溫紅色記憶,書寫青春芳華”故事分享會。院黨委副書記銀建、團委書記劉夢娟以及播音與主持專業李朝珍老師出席本次活動。本次分享會共有13位同學參與,在重溫紅色記憶中傳承革命精神,汲取不斷奮進的紅色力量。
故事講述人李欣作演講
分享會上,2020級學碩班的李欣同學講述了涼山州喜德縣阿吼村第一書記王小兵的故事。王小兵帶領阿吼村的村民們脫貧攻堅,在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上奮力奔跑,李欣借此鼓勵同學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擦亮奮鬥這個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她說道,“身處國家發展的最好時期,把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方能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我們要樹立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信心,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敢為人先、敢于突破,以聰明才智奉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

故事講述人吳雪作演講
廣電191班的吳雪同學講述了優秀共産黨員陳樹湘的故事,血戰湘江甯斷腸,湘江戰役中被俘的陳樹湘不願淪為敵人俘虜,趁敵不備忍痛從傷口處掏出腸子絞斷自盡,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吳雪同學表示,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可以繼續走前人的路,将革命烈士的無畏精神世代相傳,不忘革命精神,繼續偉大事業,把對英雄的緬懷和敬仰轉化為不懈奮鬥的動力。

故事講述人何藝作演講
2020級專碩班的何藝同學講述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楊甯的故事。大學畢業後楊甯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毅然回到貧窮的大苗山,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帶領着鄉親們走上緻富之路。肩負時代使命,綻放青春之花。在何藝的生動講述下,青年黨員楊甯奮鬥的身影在故事分享會現場再現。何藝表示,她想把楊甯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去領悟革命理想的高度,去體會中國共産黨的初心及使命的深度,讓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煥發新的時代光芒。

其他參賽同學也分享了百色起義領導人物韋拔群、大國工匠陳兆海、時代楷模朱彥夫、“最美奮鬥者”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馬背院士”吳天一、“七一勳章”獲得者馬毛姐等一批先進人物的優秀事例。參賽同學們以紅色故事為載體,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李朝珍老師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對同學們的表現進行了點評。她表示,講故事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讓觀衆聽清楚,第二個層次是讓觀衆理解,第三個層次是讓觀衆記住。而形成記憶又有很重要的三個元素,第一個是視覺元素,包括PPT的制作、發型、妝容、肢體語言、眼神等等。第二個是聽覺因素,包括聲音起伏、重音等等。第三個是内容因素。李朝珍老師強調,“視覺因素排在第一位,所以脫稿很重要,隻有脫稿了才能解放雙眼,去和觀衆互動,去關注更多的東西。”
随後,全體人員共同觀看視頻《溫暖——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從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學生的關注、關心、關愛中感悟青春理想。

全體人員觀看視頻
本次活動設有答題環節,每位同學分享結束後進行抽題作答,所有同學分享結束後進入搶答環節。

選手抽題作答環節
經過老師同學們的投票打分以及選手答題加分,評出本次故事分享會的比賽結果為:
一等獎:2020級專碩班何藝

銀健老師為一等獎獲得者何藝頒獎
二等獎:2021級專碩班徐江力、2020級學碩班邱波
三等獎:廣電191班吳雪、2021級專碩班朱磊、2020級專碩班鄧棱方
優秀獎:新聞203班林志晖、新聞182班黃昕洋、20學碩班李欣、新聞201班楊雨曼、播音211班王悅、新聞211王芊、20專碩朱昱穎

分享會結束後全體人員合影
文字/覃雨軒
圖片/何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