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下午,我院“探訪美麗鄉村新面貌 展望祖國發展新未來”覃塘區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貴港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打卡紅色文化地标,學習革命先烈精神,牢固樹立革命理想。校團委書記謝能重,校團委陳曉江、陳霄,我院黨委副書記銀健、團委書記劉夢娟與實踐團隊的同學們共同參觀。

貴港中共廣西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位于廣西貴港市達開路榕興街34号(原廣西貴縣圩心街廣東巷張國才家),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共産黨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于1928年6月1日在此秘密召開。參加會議的代表10餘人,中共中央委員恽代英到會指導,時任廣西特委書記鄧撥奇主持了會議。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簡要回顧了廣西革命發展的曆史,深入了解了貴港籍革命烈士——譚壽林的事迹。1928年,在白色恐怖的籠罩下,譚壽林同志依然堅定地投入到革命中。他在上海積極從事工人運動,先後擔任了全國海員工會秘書長、全國總工會秘書長等重要領導職務,成為全國工人運動的重要領導骨幹之一。
即便後來被叛徒出賣、被捕入獄,他也懷揣着堅定革命信念和高昂的革命鬥志,至死沒有背叛黨和組織。他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團隊成員覃小倩同學表示:“譚壽林铮铮鐵骨,雄風猶存。信念的堅定、對革命事業的忠誠感染着我。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要繼承革命先輩的意志,要将革命先烈的開拓精神應用到實際行動當中,嚴格要求自己,不怕艱苦、堅定信念、迎難而上。”

師生認真聽取講解
在二樓展廳,講解員指着展櫃裡展出的照片和雨傘等物件,向大家講述了當年恽代英借用雨傘與羅盤僞裝成算命先生,與地下交通員楊威漢在碼頭接頭的故事。
革命人的智慧與勇氣,在展館旁的舊址處更是被體現得淋漓盡緻。
這棟“目”字結構的三進式小樓,擁有多重的安全防範和疏散措施:一樓有僞裝成前台夥計的交通員,在櫃台上用沒有煤油的煤油燈、麻繩、草鞋、筷子等物品,來向參會人員傳遞附近安全與否的信息;屋内的水井,用來緊急藏匿、銷毀文件;一樓的“走兵走賊門”為松磚結構,若是敵人來襲,可将門上的松磚取下,及時撤退;二樓是召開會議的地方,從二樓天井,參會人員可以随時觀察樓下情況,随機應變。
面對當時嚴峻的形勢和兇狠的敵人,20多名共産黨員利用各種巧妙的僞裝,避開了敵人的耳目,成功地聚集在一起,秘密召開了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大家敬佩于革命人的大無畏精神和極高的素養,在沉浸式的參觀體驗中結束了極具意義的紅色文化之旅。

廣西中共一大複原像
那段血雨腥風的日子雖已遠去,但革命先輩的事迹和他們的精神,将永遠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奮發向上。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我院學子将繼承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展現青年作為與擔當,建設中國更加美好的未來。

調研團隊合影留念

調研團隊合影留念(2)
文字/蒙甜甜 向珊
圖片/代姝玥 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