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播音系副主任宋存傑老師榮獲廣西第十四屆中華經典誦讀大賽暨2021廣西校園中華經典誦讀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在宋老師的指導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吳恩璋、許敏、田得雨,李晨昊、羅權威朗誦的《光的贊歌》、《蜀道難》節目榮獲專業集體組一等獎;朱梓甯、宋琳、尹姿涵、丁曉妍、單滢霏朗誦的《詩意中國》、《春江花月夜》節目榮獲專業集體組二等獎。

比賽介紹: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歌頌建黨百年光輝曆程,展現舉世矚目偉大成就,增強愛黨愛國情懷,廣西壯族自治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主辦了廣西第十四屆中華經典誦讀大賽暨2021廣西校園中華經典誦讀大賽,本次大賽主題為“誦讀古今經典,彰顯百年風華”。


經過激烈的角逐,宋存傑老師帶領學生團隊朗誦的作品在大賽中脫穎而出,相信宋老師一定有着諸多經驗和心得與我們分享,為此小新采訪了宋老師。
1.問:首先恭喜老師喜獲大獎!請問您對此次獲得獎項的感受是什麼,您認為作品能夠獲獎的優勢在哪裡?
看到這樣的成績,我感到非常地開心和欣慰,這也是播音系參加這個比賽以來最好的一個成績,拿到了一等獎和二等獎的第一名,這是前所未有的。我認為我們獲勝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我們在選人和選稿件的機制上精雕細琢,采用了五男五女,以剛柔并濟的方式來展現這個經典的作品。男生主要體現男性的陽剛之氣,以及他們的整體氣勢,因此采用的稿件是《光的贊歌》;女生主要展現的是柔美的氣質,所以選擇了《詩意中國》。
第二,對作品細緻入微的打磨,在文章的整體細節、學生的動作和眼神,以及聲音的整齊度把控上反複鑽研。我主要是負責指導同學們對整體的一個把握,他們在細節的揣摩上非常地認真,每天都在一起研究、練習,一同來理解、揣摩這個稿件該如何呈現,能夠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是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來配合的。
第三,我們在服裝、背景,音樂等方面做了充足的準備,在整個的比賽過程中,我專門邀請了廣西電視台的化妝師來給同學們做造型。
一個好的作品最終能夠取勝,不僅是要靠朗讀的完成度,它是一個整體的把控、是内在和外在共同的結合,以及對于這個舞台的掌控,這是一個綜合美的體現,我認為以上三個方面就是我們的作品取勝的重要原因。
2.問:對于在獲獎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您是如何克服的?
在比賽過程中,我們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學生的專業水平存在差距。由于參賽學生是在校播音主持專業三個年級的同學,大一同學剛剛入校,缺乏參加類似比賽的經驗,而且對作品沒有一個好的理解,這就是對我們來說最大的一個困難。但是通過高年級對低年級的幫助,以及相互間情感的增進、相互的揣摩,再加上我給同學們的一些建議,我們最終也克服了這個難題,讓這兩篇稿件都能夠得到一個好的呈現。
第二大難題就是參賽人數較多,在眼神的傳遞上、手勢上,以及情感的表達過程中,很難做到完美統一。針對這個問題,我給同學們找了大量的名家朗誦,讓他們反複地去聽、去看,同學們也逐漸在這個過程中尋找到了相互的默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最終達到了聲音和形體的統一。真正克服了以上兩個難題,我們才取得了這樣的成就。
3.問:您能分享一些參賽曆程的心得,給其他學生一些建議嗎?
類似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朗誦的都是一些經典的篇目和古文,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基本功是重中之重。其次就是一定要深入地去理解要朗誦的篇目,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隻有真正地理解了文章的含義,才能夠通過語言來傳達出來情感。最後一點小的建議,也是比賽心得,希望同學們多聽多看一些經典的作品。聽的多了,自然而然地也會知道什麼是好的作品,什麼是好的朗誦。有好的審美,再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呈現出最好的作品。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我院取得這樣的佳績,離不開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同學們的認真對待。祝我院師生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再創佳績,續寫輝煌。
文字/張昕怡 宋存傑
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