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恰逢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建團一百周年,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學子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并鼓勵同學們在實踐中展現時代青年的擔當,我院開展寒假“三個一”社會實踐活動,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在符合當地防疫部門的相關要求下,倡導每個同學利用寒假在家鄉開展一次志願服務活動。
我院新聞211班的臧千茗同學,積極響應學校的号召,在寒假期間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勤懇奉獻,得到了當地志願服務隊的認可,臧千茗同學家鄉所在志願服務隊還向我院寄來一封感謝信。信中不僅誇贊了臧千茗同學的責任與擔當,也表達了對學院老師辛勤教導的感謝。感謝信全文内容如下:


感謝信全文
臧千茗同學也為我們分享了她在志願服務活動中的心得體會。
在青島市市南區八大峽社區,有許多80歲以上的獨居、孤寡老人,由于部分老人行動不便,無法到餐廳就餐,需要志願者為其上門送餐。寒假剛開始,我便在家鄉青島的志願者服務官網上找到了以上信息,并搜索到與之相關的“為老人提供一頓熱氣騰騰的免費午餐”活動,打算和好友一起做一次志願活動。
2022年1月22日,我和朋友早早地來到了志願餐廳,開始了備菜任務。後來,我們又進行了飯菜裝盤,為在餐廳就餐的老人端飯,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飯到家以及回到飯店後進行碗筷清洗工作。這一天下來,我的感受就是“累并快樂着”。累是備菜時洗大量菜的複雜,是水冰紅了的手指,是搜尋老人家的地址時的毫無頭緒;快樂是看到爺爺奶奶們帶着盛滿飯菜的保溫盒滿意地離開,是終于找到行動不便的奶奶家的地址,是耳邊回響的一遍又一遍的“謝謝你”。

為老人盛米飯
在志願服務期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大愛。我和朋友有幸聆聽星河志願隊的負責人即優秀黨員劉阿姨暢談自己的志願經曆,得知她自19年起用自己個體商業經營的所得來“無償”地為孤寡老人們提供午餐,并有着建造高質量敬老院的偉大夢想。
“做志願,一次兩次,人人都可以,但是年年如此卻很艱難。我們不為名,隻做事。”劉阿姨為我們上了一堂意義深遠的課,這堂課也讓我對志願活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不禁深思,這種志願活動不就是大學生奉獻社會的途徑之一嗎?這不就是踏踏實實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事情嗎?身為一名大一新生,也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借着寒假的機會,我認為我可以再多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意義不僅僅局限于完成一次寒假作業。

清洗備菜的盆
當天晚上,我興奮地通過朋友圈發表了自己的感想,沒想到有更多的朋友主動聯系到我,也想加入星河志願活動。從那天起,我和朋友們年前年後一共進行了兩周的志願活動,從提供午餐到收拾餐廳設施,為社會多做點事情。

向老人的飯盒中裝入适量的饅頭
本以為這些事情要告一段落了,前不久突然得知學院收到了來自星河志願隊黨支部的感謝信,這令我又驚喜又慚愧。這份“感謝信”讓我受寵若驚,我僅僅做了兩周的志願活動,而像志願團隊負責人劉阿姨這樣長年累月地默默奉獻的人物卻數不勝數,真正應該感謝的是他們這一群人。同時,我也很榮幸這次志願服務能在學院平台得到宣傳,讓我有機會呼籲大家一起在空閑時間多做志願活動,如果在家鄉就積極參加當地的志願活動,如果回到學校就多多參加銘恩志願活動,奉獻社會,綻放微光。
同時,據我所知,劉阿姨打算在不久之後拍一條志願活動的宣傳片。我很高興這與我所學的新聞與傳播專業有着密切聯系,但也深知自己尚不具備拍攝宣傳片所需的專業能力。我會努力學習專業相關知識,希望不久之後的自己能掌握新聞、傳播相關技能,為劉阿姨的志願團隊進行宣傳,助力他們更好地傳遞愛心,奉獻社會!

和“青島星河志願服務隊牆”合影留念
讓我們向臧千茗同學學習,在服務與奉獻中厚植家國情懷,在實踐與鍛煉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不忘新聞人的曆史使命和優良傳統!
文字/張昕怡 臧千茗
圖片/臧千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