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我院師生參加第十四屆中國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

2023/07/30 18:56  李奕霏  閱讀:


7月17日,第十四屆中國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在内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舉行。我院鄭保衛教授、劉洪教授、黨瓊助理教授以及2022級碩士研究生李奕霏、武學怡參加本次論壇并作學術報告。



           

我院參加論壇的師生合影

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特聘君武榮譽教授鄭保衛以“增強文化自信自強 辦好民族新聞教育”為題進行主旨發言。他認為,中國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自2009年創立以來,對民族地區的新聞教育、産品改革、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6月5-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巴彥淖爾考察并發表了重要講話。鄭保衛教授指出,論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引,研究民族地區加強生态建設、生态保護等工作,并為促進民族地區新聞教育、加強民族文化自信自強等貢獻力量。


           

鄭保衛教授在主旨發言


劉洪教授以“激活西部節日的區域化傳播”為題進行主旨發言。他提到,西部地區的民族衆多,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多達5884個,這些節日依靠其内生動力和特點,突破了原來的民族屬性,呈現區域化甚至全國化、跨國化的傳播趨勢。他強調了民族節日在增加中國民族文化自信、調和族際關系的作用之外,也提到了其對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對西部地區節日長盛的原因進行了闡釋。



           

劉洪教授在主旨發言

2022級專業碩士生武學怡在“新時代民族地區影視傳播”分論壇分享了與導師嶽曉華教授合作完成的《影視人類學視角下近 40 年廣西紀錄片叙事特色與實踐進程》研究成果。他們認為,近40年來,廣西紀錄片将獨特地域中的自然風貌、複合文化中的個體人物、民族聚居下的多雲民俗作為主要叙事意象,圍繞他者視角下的身份建構、現代化對沖的群居文化、獵奇心态下的神秘叙事和順應新發展的時代叙事展開叙事脈絡,逐漸形成獨居特色的“桂派紀錄片”品牌。新時代以來,廣西紀錄片更加注重在叙事時空在曆史坐标軸上的遊移、文化标準化與地域化的對立統一、價值觀念由民族走向世界的接合以及線上印象與線下文化産業的互動等方面取得突破,承擔起展示廣西形象、中國形象的責任使命。


2022級學術碩士生李奕霏在“新興信息技術促進社會治理創新”分論壇分享了和導師黨瓊助理教授合作完成的《社交媒體參與西南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研究——以廣西A少數民族為例》,論文對社交媒體在西南民族地區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進行了論述。他們認為,社交媒體通過建構弱連接社會網絡、形成強關系小團體等推動用戶參與社會治理,同時又通過嵌入關系網絡、凝聚社會共識、社會動員賦權等方式提升社交媒體參與A少數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的成效,最終強化了用戶們作為A少數民族的群體身份認同以及身份情感認同。


本屆論壇由嘉賓主題發言和4個分論壇組成。來自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等全國30餘所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13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共識·共建·共享——新時代民族地區信息傳播的創新與發展”主題進行深入研讨。本屆論壇由中國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組委會、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河套學院、巴彥淖爾日報社、黃河幾字彎文化傳播創新研究基地承辦。



     

     

圖文/李奕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