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澤東誕辰130周年之際,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深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研究,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和人民出版社讀書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和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協辦的《鄭保衛教授著〈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出版座談會暨學術研讨會》,于12月24日下午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新聞樓舉行。來自書稿出版單位的領導,以及政府部門、高校、媒體等單位的50餘位領導、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會議。

座談會和研讨會開幕式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王潤澤教授主持。

會議首先舉行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新書出版發行儀式。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周勇,人民出版社總編輯、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辛廣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王潤澤,書稿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特聘君武榮譽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兼新聞傳播學科召集人鄭保衛,書稿責任編輯、人民出版社副編審陳佳冉等主辦單位領導和嘉賓參加了發行儀式。

鄭保衛教授所著《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一書,是一部展現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和中國共産黨百年新聞思想與實踐的理論著作。該書收錄了作者自1981年研究生畢業40多年來所發表的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進程的相關論文60篇(含兩篇訪談文章)。全書分為上下兩卷,共七編,總字數90萬字。該書作為中國人民大學“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展引導專項基金”資助成果,于近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開幕式緻辭中,周勇院長向鄭保衛教授新書出版表示祝賀。他指出,人大新聞學院有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治學與教學傳統。我們很有幸能夠有鄭老師和他的研究團隊,這些年他們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開展了系統研究,産出了一系列成果,最後集結成了今天這樣一個标志性成果,這是我們深感幸運的事情。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有兩大脈絡,一是對原典的研究闡釋,另一個是中國化時代化研究。近些年,人大新聞學院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時代化研究,特别是系統研究中國共産黨新聞思想,這是一個跨越百年的斷代史書寫。我們希望能夠基于黨的百年新聞事業實踐探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思想史研究,包括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習近平文化思想等。鄭老師的研究給我們開了一個好頭,拿出了這麼重量級的成果,非常謝謝鄭老師。

辛廣偉在緻辭中表示,鄭保衛老師是我國新聞學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多年來緻力于中國新聞學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學術圈裡有“保衛新聞學”之稱。2016年5月16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的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鄭保衛老師作為新聞學界的代表參加會議,足見中央對其學術造詣的肯定。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中國共産黨新聞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兩卷本《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就是一部展現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和中國共産黨百年新聞思想與實踐的理論著作,也是鄭保衛老師在該領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引領下,該書的出版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論探讨和實踐應用的一次重要總結,也是對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一次重要推動;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論體系和核心内容,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應對當前中國新聞事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鄭保衛教授在發言中對出席會議的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表示誠摯歡迎,對參與書稿編輯出版的老師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周勇院長和辛廣偉總編輯在緻辭中對新書出版的價值意義以及我這些年的學術研究作出積極評價,給我很大鼓勵。新聞學院、以及基地和人民出版社為這本新書出版專門舉辦這場座談會和研讨會,讓我非常感動。他表示要特别感謝導師甘惜分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使他開始了長達40多年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曆程。

他指出,書中的許多文章都帶有曆史印迹,都反映出一定時期内自己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特别是對中國共産黨百年新聞思想從形成到不斷豐富、創新和發展過程的認識、思考與理解。
他強調,這次座談會和學術研讨會的舉辦,正值全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之際,如何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和指導,深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研究,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對此,我希望借助此書出版,能夠進一步探讨習近平文化思想和黨的新聞工作的新時代文化使命,進一步認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的文化内涵及時代價值,進一步梳理中國共産黨百年新聞思想的核心要義與思想精髓,為立足中國大地,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在時代大潮中把握新聞事業引領社會文化變革的重要作用,為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新聞學科學體系,特别是加強其自主知識體系建設作出新貢獻!
陳佳冉在作為責任編輯的發言中表示,這本書是近年來少見的“大部頭”,它有力地駁斥了社會上一些“新聞無學”和“新聞無用”的謬論;深刻地闡釋了我國新聞學的“源”與“本”和“根”與“魂”;全面地論述了由“馬新觀”這一“根本”繼承和發展而來的中國共産黨的新聞觀。我想,這既是鄭保衛老師半個世紀來個人學術心血的結晶,又是這位耄耋學者為新時代馬新觀研究捧上的珍貴财寶。作為圖書的責任編輯,與鄭保衛老師這樣的大學者的交往是極為愉快的。我真誠地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支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

在之後的大會發言環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署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原院長、教授柳斌傑,新華社原副社長兼常務副總編輯、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原院長、教授馬勝榮,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丁柏铨,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教授、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馬工程新聞學科首席專家雷躍捷,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執行會長程曼麗,人民日報社《新聞戰線》總編輯、高級記者薛原,新華社研究院院長、高級編輯劉剛,中國傳媒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黨報黨刊研究中心主任陳作平,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主任鄧紹根,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院長王仕勇,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韓立新,中央民族大學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院長趙麗芳,南開大學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教授陳娜等13位領導和專家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研究”這一主題作了精彩發言。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張昆作了書面發言。該環節由鄧紹根教授主持。

柳斌傑指出,在我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方面,能夠出版這樣大部頭的力作是十分少見的。鄭保衛教授這本書代表了近20多年來我們馬新觀學習、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是值得慶賀的。這裡,我主要想從“其書、其人、其事” 三方面談點感受。我也從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與研究工作多年,認真讀了鄭老師的這本新書感到非常親切,本書收錄了50多篇重要文章,系統疏理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形成發展、不同時代的特點和中國化的創新、實踐曆程,記錄了我們這一代新聞人的研究探索和共同的時代記憶,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基礎資料和理論思考,具有很高高理論價值與學術價值。我與鄭老師道相同,多有學術工作交往,深知他的為學初心和新聞理想,鮮明的學術立場,崇高的學術信仰,堅定的學術自信,負責的學術擔當,這是他幾十年如一日研究馬新觀内在信念,我輩楷模。此外,馬新觀學習研究這件事,對當代新聞教育、新聞職業、新聞實踐有着重要指導意義,是新聞學科、新聞學術體系建設的靈魂,我們要像鄭老師那樣堅守和創新,回歸理性回歸學術回歸科學,在探索事理、道理、學理、真理上繼續深化,拓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新境界。

馬勝榮指出,鄭保衛教授這本新書有三大特點:一是理清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展脈絡;二是不是從理論到理論的純書齋文字,而是對中國新聞實踐所作的較為深入的觀察,提出了不少有見地的看法和意見;三是對中國共産黨百年新聞思想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全面論述。鄭保衛教授以其一生的精力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取得了豐碩成果。他具有學者的涵養,包容、大度,能夠聽取和吸收不同的意見和看法,豐富了自己的研究。

丁柏铨表示,鄭保衛教授的新著很厚重,是沉甸甸的。它具有如下鮮明特點:一是框架合理。全書包含三大闆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奠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蘇俄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中國化,形成了完整的有機整體。二是功底深厚。對三個闆塊的内容都相當熟悉,如數家珍。三是思考深刻。有自己的系統且深刻的見解。對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新聞觀精髓的概括準确而又到位。在重要時間節點發表的紀念文章,不是應景之作,都從學理上闡明了馬新觀中的相關重要問題。四是實事求是。對與新聞業相關的中國共産黨曆史上的曲折和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正确對待、清醒認識、科學評價,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态度。

鄭保衛教授的首位博士生雷躍捷教授,在題為《緻敬一位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探索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行者》的發言中指出,這部著作是鄭老師長期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成果彙編,是一副粗線條地描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形成和發展及其中國化的時代長卷,是關于百年中國共産黨新聞思想與實踐的全面深刻總結,是一部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優質教材。從著作所收錄的一系列文章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鄭老師對馬新觀的研究遵循了一條注重源頭和原典研究,注重當前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勇于承擔新聞實踐重大課題的研究思路,體現了鄭老師幾十年來開展學術工作的理論勇氣和責任擔當。

程曼麗教授表示,鄭老師從事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以及中國新聞實踐研究40多年,他潛心治學,筆耕不辍,對馬克思、恩格斯、列甯報刊實踐與新聞思想,以及中國共産黨人在這方面的傳承、發展、創新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全面闡述,形成了豐厚的研究積累。這本新書,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的曆史過程及其階段性特征,為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參照。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對于我們樹立曆史機遇意識和風險憂患意識具有宏觀導意義,也為我們正确看待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深刻理解黨的新聞工作新時代文化使命提供了認識論和方法論。

薛原指出,鄭老師這本書,不僅僅是他個人的代表性成果,也是我國新聞戰線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的一座高峰,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生動體現。鄭老師的研究具有兩方面特點,一個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打通了理論與實踐通道,在新聞實踐上有着重大指導意義;另一個是體現了鄭老師的責任擔當和深厚學養的結合。鄭老師這些年從求學、執教到科研,始終保持着對新聞學科的熱愛與投入,這是一個學人最可貴的品質。作為新聞學科的“執牛耳者”,鄭老師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保衛、發展、創新中國特色新聞學,堅持與時俱進,與實踐相結合,為中國新聞學創新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劉剛指出,鄭保衛教授是學界楷模,曾經在新華社創辦的中國新聞學院任教16年,把最好的年華留在了新華園。調離新華社後他時常應邀回到社裡為采編一線同志作輔導報告,或是指導我們開展新聞研究工作。他學識淵博、視野開闊,具有很高的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造詣,深受人們的尊敬。鄭保衛教授最新出版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一書,不僅是他40多年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心血,也反映了他對黨的新聞事業的忠誠,許多研究成果産生了廣泛影響。希望在今後的研究工作當中,繼續能夠得到鄭老師無私的幫助,為建立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自主知識體系共同努力奮鬥!

陳作平表示,鄭老師是新聞與傳播領域的高産學者,這部書是凝聚了鄭老師心血與汗水的力作。鄭老師讀研期間,通讀馬恩全集,将其中有關新聞報刊工作的重要論述摘抄下來,積累了豐富的史料,這種紮實學風是我們現在做研究很難做到的。我作為鄭老師的學生,這些年與鄭老師交流受益良多,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來進行研究,給了我很大啟發。我認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一定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王仕勇表示鄭老師是我的博導,一直對我寄予厚望。他是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家,從跟随甘惜分教授讀研開始,就走上了馬新觀研究和教學的道路,始終堅持、一直深耕。鄭老師是矢志保衛中國新聞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也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研究的開拓者,是對中國共産黨新聞思想進行系統全面研究的重要學者。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發展需要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發展同步推進、深化創新,在如何推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時代化這一議題研究中,鄭老師這本新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引領。

韓立新以“中國兩種新聞學源流考——學習鄭保衛教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體會”為題作了分享。他表示,鄭老師的新著指出了中國新聞學百年發展史上的兩個學術傳統,一個是中國傳統新聞學,一個是社會主義新聞學,并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新聞思想、中國共産黨新聞史、中國近現代新聞史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論述,使人在紛繁複雜的曆史百流中看出脈絡和淵源,并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建設的方向,可謂是中國新聞學研究道路上新起點的裡程碑,将指引中國新聞學研究進入新階段。通過學習這本著作,我認為要認清實踐主體新聞學與産業新聞學的區别與聯系,要推動實踐主體新聞學從政策、經驗等層面的知識形态,發展到理論、方法的知識形态層面來,建設影響世界的實踐主體新聞學理論體系。

趙麗芳表示,鄭老師始終堅持與馬克思主義同行,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具有強烈自信,對黨的新聞事業具有堅定的信念和真摯的感情,是躬身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人。鄭老師這兩卷本的新書,為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提供了非常豐富、系統的寶貴材料。這些年,不管是我本人,還是中央民族大學的馬新觀教學與研究,都得到了鄭老師特别多的指導、幫助與點撥。在這裡,我向鄭老師表達衷心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思想體系,具有發展性、實踐性與自我革命性。面對新時代新的使命任務,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陳娜表示,由我整理撰寫的《鄭保衛——矢志保衛中國新聞學的馬克思主義學者》一文能夠被收錄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一書,是我的榮幸。這篇文稿的成型經曆了2015年、2017年和2018年三次修改完善,也是鄭保衛老師比較認可的對他的學術人生概括總結相對完整的一篇訪談稿。鄭老師對我說:“你是最早正式評價我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方面貢獻的學者”。而撰寫訪談稿的過程讓我感受到鄭老師帶給我兩點重要感受:曾幾何時,在一片“新聞無學”的瓦釜雷鳴聲中,他用一系列豐碩研究成果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是科學理論,成為了學界公認的“保衛中國新聞學”的引領者;時至今日,在齊力反思學術殖民主義泥淖,全力構建中國特殊哲學社會科學知識體系的時代大勢中,他用學術人格與自然人格的合二為一、科學研究與價值立場的不可剝離,展現了他不僅僅是一位傑出的新聞學者,也是一位傑出的馬克思主義學者。

鄧紹根表示,要學習鄭保衛先生矢志不渝、筆耕不辍、精益求精地鑽研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治學精神。随後他結合會議主題,以“學以緻用:建黨前後毛澤東與中國新聞教育的興起”為題作了發言。他指出,建黨前,毛澤東報名參加了北京大學新聞研究會,半年内系統地學習了新聞學理論和知識,掌握了新聞采寫編評和經營管理等方法,成為中國新聞教育開端的曆史參與者、見證者;在建黨過程中,他通過創辦報刊、通訊社發動輿論幹預政治,成為新聞工作的行家裡手,并創辦文化書社推銷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的教學研究成果《新聞學》,成為中國新聞教育開端成果的積極展示者、推廣者;建黨後,他在長沙成立共産黨支部,創辦湖南自修大學培訓黨的幹部,開設新聞學課程,成為中國共産黨新聞教育的拓荒者。正是他學新聞幹新聞開展新聞教育,使他成為一位“學以緻用”的中國早期新聞教育實踐的嘗試者。

因公務未能參加座談會的張昆教授在書面發言中表示,鄭老師新書的出版是我國新聞學術界的一件大事。鄭老師是國内知名新聞理論家、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研究的集大成者。該書在分析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創立的社會曆史背景的基礎上,吸收了近年來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結合最新公布的相關文獻和當代中國的新聞實踐,全面梳理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的曆史脈絡、理論貢獻及思想啟示,對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學自主知識體系,指導中國的新聞傳播改革,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在此後的自由發言環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劉夏陽表示,鄭保衛老師多次出席新聞學院離退休黨支部舉辦的專題研讨會,并圍繞中國共産黨百年新聞思想與實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作了發言,得到了方漢奇教授和與會離退休老師的高度評價。近些年,鄭保衛老師發表了很多論文,在新聞教育界和學術界産生很大的影響力。他是從最核心方面來把握新聞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方向的,是我們開展新聞理論研究與教學的榜樣。

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宣傳教育基地主任朱清河表示,鄭老師是我國學界為數不多的對馬新觀“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和真有情懷的學者,他的學術責任擔當意識,是我們後輩們應該好好學習的。

王潤澤在最後的大會總結中表示,今天各位專家、學者的發言讓我特别受教、感觸良多。我是在前幾周鄭保衛教授兩位博士生畢業論文答辯會上拿到這本書的,這是我第一次學習。今天各位專家的分享,是我的第二次學習。鄭老師這些年筆耕不辍,著作等身,他的成果,是我們新聞學院的寶貴财富,更是整個新聞學界理論研究的豐碩成果。我們要跟着鄭老師的步伐,學習再學習、努力再努力!
鄭保衛教授在最後的謝辭中,對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對新書的肯定與評價,以及對自己學術研究工作的肯定與鼓勵表示真誠感謝。他希望全國新聞界特别是新聞院校的朋友們,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過程中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論研究,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思想旗幟能夠在我國新聞戰線高高飄揚,永遠飄揚!
攝影:鄧希琪、沈奕杉、鄭權
文字:王青、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