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鄭保衛: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出版座談會暨學術研讨會上的發言

2023/12/27 22:23    閱讀:


  大家下午好!

  各位領導、嘉賓和老師、同學在年終、期末緊張繁忙的工作中,出席今天我的新書出版座談會暨學術研讨會,在此我要向你們表示真誠歡迎和衷心感謝!感謝你們多年來對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

  剛才聽了周勇院長和辛廣偉總編輯在緻辭中,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一書出版的價值意義以及我這些年的學術研究所作的積極評價,給我很大鼓勵!新聞學院和研究基地以及人民出版社為我的一本新書出版,專門舉辦這場座談會和研讨會,讓我非常感動!

  這本書能夠順利出版,首先要感謝人民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特别是今天出席會議的辛廣偉總編輯和責任編輯陳佳冉副編審,是你們的指導幫助和溝通協調,才使得此書得以最終出版。

  我還要感謝我們學院的周勇院長、張輝鋒書記、王潤澤副院長,是你們決定将此書作為中國人民大學“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展引導專項基金”資助圖書出版,不僅解決了出版經費問題,還提升了此書的學術分量。王潤澤和鄧紹根兩位教授作為專家為書稿寫了推薦信,也為書稿最終出版作了貢獻!

  我還要感謝所有為書稿出版給予熱情指導幫助的領導、專家、朋友和我的學生們,特别是與我合作完成書中一些論文寫作的學生們。

  尤其要感謝的是我的導師甘惜分老師。他是我1964年考上人大新聞系時的新聞理論課老師,1978年他又成為我的研究生導師。一入學他給我确定的研究方向是“馬克思恩格斯新聞理論與實踐研究”,給我布置的第一個任務是通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并讓我把《新萊茵報》作為主要研究内容。他告訴我,研究新聞理論一定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而這就需要首先弄清楚我們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的“老祖宗”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報刊活動與新聞觀點。

  正是在他的引領和指導下,我由此開始了40多年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研究曆程。讀研期間,我按照甘老師的要求夜以繼日、廢寝忘食地通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研究《新萊茵報》,并将其作為碩士學位論文題目。我最初的一些研究成果都是有關《新萊茵報》和馬克思恩格斯報刊活動與新聞思想的。此後便一發而不可收,在研究生畢業,走上新聞教學和研究崗位後,我開始系統研究列甯,以及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等幾代中國共産黨領導人的新聞思想與實踐,逐步完成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百多年發展曆程的全程研究,搭建起了基本理論框架和知識體系。可以說沒有甘惜分老師的引領和指導,就沒有我今天的這些研究成果,也不會有這本書的出版!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一書,在概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創立背景和基本内涵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百多年來形成發展的曆史過程、理論貢獻及思想啟示;對馬克思恩格斯和列甯的報刊活動與新聞思想,以及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幾代領導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曆史進程和豐富創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論内涵方面獨特的曆史性貢獻,進行了系統梳理、全面概括和完整展現;對中國共産黨新聞思想百年發展的曆史進程、核心要義和思想精髓,以及中國共産黨新聞事業百年奮鬥的曆史成就和曆史經驗,作了全面總結。可以說許多文章都帶有曆史的印迹,都反映出一定時期内我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特别是對中國共産黨百年新聞思想從形成到不斷豐富、創新和發展過程的認識、思考與理解。

  這本書的最終出版時間點,恰逢習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和毛澤東誕辰130周年。我想這應該是一種學者與時代的相遇。每一位理論工作者的學術研究,其實都是在與其所處時代的對話中完成的,因此其理論成果也總是會折射出一定的時代精神,具有一定的曆史魅力。

  談到這裡,我特别感慨我一生碰到了許多難得的曆史機遇!1961年我初中畢業時便萌發了當記者的理想,那年中考的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我寫的是要“當記者”,理由談了兩點,一是可以走遍天下采寫新聞,二是可以為民請命替老百姓代言。這篇作文差一分滿分,我覺得這不僅是因為我文章寫得好,更重要的是閱卷老師對我職業選擇的一種肯定。三年後高中畢業,我如願以償考上了人大新聞系,開始了我的新聞追夢之旅。然而由于受“文革”的影響,大學畢業後我沒能成為新聞記者,而是分配到大連作了中學老師,最後還當了一所中學的副校長。是對新聞理想的渴望,引領和激勵着我在闊别校園8年之後,于1978年又考回母校讀研究生。1981年研究生畢業時,原本想到媒體當記者的我,在甘惜分老師引領下進入了高校,登上了新聞講台,教起了新聞,搞起了研究。當時我想,當老師可以能夠幫助學生們去實現新聞夢想。

  2002年我作為引進人才第三次來到人大,一來便被學校任命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後來又被聘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兼新聞傳播學科召集人,由此登上了全國新聞學研究的高地,獲得了研究新聞理論,特别是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中國共産黨新聞思想的理想平台。

  我回人大後便擔任了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中國共産黨80年新聞思想研究》的首席專家,主編出版了我國第一本《中國共産黨新聞思想史》(2004年出版),方漢奇教授專門為書稿作了序。此書受到學界高度評價,被稱為“填補空白之作”,後來獲評第7屆吳玉章人文社科優秀獎。

  2011年建黨90周年,我又組織編寫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新聞思想與實踐研究》一書,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内涵。同時,我還被聘為中央馬工程新聞學科專家,參加了馬工程新聞理論教材《新聞學概論》的編寫工作;此外,我還作為人民大學馬工程新聞學科首席專家,主持編寫了《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研究》和《馬克思主義新聞經典論著導讀》等書,開始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中國共産黨新聞思想研究的系列成果。

  尤為難得的機遇是2017年在我退休不久受聘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院長,有了一個新的學術平台。我任職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期間正好趕上了幾個重大時間節點: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列甯誕辰150周年、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和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還有今年的毛澤東誕辰130周年。這些難得的時間節點,為我40多年的研究積累提供了最佳展示平台。我以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兼新聞傳播學科召集人的身份,先後組織了上述幾個重大事件的全國性研讨會,發表了一批研究論文,集中展示了多年來的研究成果。

  格外讓我高興的是,2019年我在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申報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中國共産黨新聞政策變遷研究(1921--2021)》成功獲得立項,這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與傳播學科第一次獲得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極為珍惜這個機會,将該項目作為慶祝黨的百年華誕的獻禮工程,作為自己40多年從事中國共産黨新聞思想研究的“收官之作”。我組建起由我的畢業和在讀博士生,以及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和其他一些學校幾十位老師組成的聯合攻關團隊,全力對黨的新聞政策百年變遷曆史進行系統梳理和理論闡述。這幾年項目組陸續發表了近百篇研究論文,其中我本人平均每年都有20篇左右的論文發表量。這些研究成果,重點闡釋了百年來黨的新聞政策的變遷發展與改革創新,豐富和發展了當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知識體系,也為本次新書出版打下了理論基礎。

  我想這些年我之所以能夠積累這麼多研究成果,一方面靠的是個人努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曆史機遇。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舉旗定向,強調要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新聞教學、理論研究、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新聞理論研究、新聞學科建設、新聞人才培養提供了依據和遵循。我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學習、教育、研究,以及中國特色新聞學學科建設,由此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和曆史最好時期。

  2016年5月17日,我作為全國新聞學科的代表應邀出席了習近平主持召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聆聽了總書記關于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提出要加快推進包括新聞學在内的對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具有“支撐作用”的11個基礎學科,使我受到很大鼓舞,覺得自己應該在這方面多做些貢獻。為此,我較早提出了要“推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的命題,并提出要“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的科學體系”,同時開始加快自己的研究步伐。

  這些年,在習近平新時代新聞工作重要論述指導下,我作為首席專家主持了中宣部、教育部特别委托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項目,并主編了全國馬新觀統編教材《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二講》,參加了中宣部組織的習近平新聞工作重要論述講義寫作。這些研究與寫作經曆,讓我有機會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共産黨百年新聞思想與實踐的曆史成就與曆史經驗等重大理論問題進行系統總結,不斷推出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黨的新聞工作的高質量成果。

  總之,我感覺這些年無論是國家發展的大環境,還是新聞領域變革的中環境,或是學校與自身工作的小環境,都為我堅持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研究,提供了良好條件。而我也順應時代潮流,抓住曆史機遇,将學術追求融入民族複興之路,完成了自己在研究生畢業時所規劃的學術使命。

  這次新書出版座談會和學術研讨會的舉辦,正值全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之際,如何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和指導,深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研究,是我們當前的重要任務。

  習近平文化思想内容豐富、邏輯嚴密、寓意深刻,堅守了馬克思主義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體現了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思想繼承與理論創新相結合、民族性與世界性相融合,具有鮮明的政治性、科學性、實踐性和人民性。它的提出,對指導我們進一步豐富、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為全國新聞戰線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指導地位,不斷深化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規律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展規律的認識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希望借助此書出版能夠進一步探讨習近平文化思想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時代文化使命,進一步認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的文化内涵及時代價值,進一步梳理中國共産黨百年新聞思想的核心要義與思想精髓,堅持立足中國大地,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确回答,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在時代大潮中把握新聞事業引領社會文化變革的重要作用,為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新聞學科學體系,特别是加強其自主知識體系建設作出新貢獻!

  再次感謝新聞學院、研究基地和人民出版社組織了此次座談會和研讨會,同時感謝會務組老師同學為辦好會議所付出的辛勤勞動。

  最後預祝座談會和研讨會圓滿成功!

  祝與會的領導、嘉賓、老師、同學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謝謝大家!

  (作者鄭保衛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特聘君武榮譽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新聞學科專家、中宣部教育部特别委托項目《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首席專家、全國統編教材《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十二講》主編、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兼新聞傳播學科召集人)

(轉載自中國理論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