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下午,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新聞系教師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新聞專業教育教學”這一主題,在學院208會議室舉辦了基層教學組織讨論會。會議由系主任張明主持。
張明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賦能新聞專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及其重要作用,強調了倫理與價值觀教育的緊迫性、批判性思維的強化以及教師技能轉型的必要性。他提出,應以技術為用,以人為本,推動與計算機科學、倫理學等專業教師合作開發課程,實現校企資源整合。
系副主任汪苑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出發,分享了人工智能賦能新聞專業教育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嘗試的解決方案。她指出,目前AI技術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諸多挑戰,如教師教學設計需動态化升級,教學資源需随時更新;學生則可能過分依賴技術,輕視基礎理論課程,影響批判性思維與職業倫理教育。她建議強化對學生的價值觀引導,更新課程體系與評價體系,推動跨學科合作與産教融合。
會議讨論階段,李慶林教授指出,随着AI技術的發展,考核中應注重學生自身能力與核心素質,而非單純技術運用能力,教育的基本邏輯是不變的。劉曉慧副教授認為從教學角度使用AI仍需要大量探索,作為教師可以在學習、實踐以及應用的過程中不斷摸索更适宜的教學方式。
青年教師們也積極發言。楊名宜副教授分享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合理使用AI工具的經驗,強調學生對文獻的自主整理、思考和理解的重要性。黃家聖從AI賦能新聞教育的整體趨勢、國内外實踐經驗及任課教師面臨的挑戰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立足東盟的差異化發展路徑與實施策略。龍強着重強調教師應引導學生合理把握使用AI的尺度。王青從人工智能賦能整個新聞行業的角度出發,提出了調整新聞專業實務課程、增設前沿微課程、引導學生理性看待AI技術等建議。李佳瑞從課程設置調整、實踐課程改進、畢業實習與設計改進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此次專題讨論會為新聞系教師在人工智能時代優化教育教學提供了重要啟示和寶貴思路,有助于教師進一步創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能力。

文/李佳瑞 王青
圖/李瑤韻
編輯/夏明容 張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