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守正創新,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學和傳播學科學體系

2022/08/19 11:34    閱讀:


    今天我想重點談一下學科建設問題。怎麼做好學科建設,推進學科發展,首先要認識學科建設的意義。我是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和藝術學學部委員兼新聞傳播學科召集人。這個委員會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專門咨詢機構,丁老師參加過相關會議。這次學部給江蘇省新聞傳播學學會成立大會發來賀信,主要強調的就是如何加強新聞學和傳播學學科建設問題。

    由于新聞工作在我們黨和國家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黨中央一向對新聞學科建設問題高度重視。2004年,中共中央通過的《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就把新聞學列為國家重點扶持的九大學科之一。新聞學學科建設從這個文件頒發的2004年起,便開始被納入國家重點建設和發展計劃。緊接着,國家又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裡面也有新聞學科。“馬工程”主要任務就是組織撰寫九個學科的理論教材,咱們新聞學科的第一本教材是《新聞學概論》,我和丁老師都是編寫組成員。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5.17”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講話中,又把新聞學同經濟學、哲學、政治學、曆史學、文學、法學、社會學等共同列為需要加快建設發展的11個學科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學有獨到認識和深刻理解。早在19895月,他還在福建甯德當地委書記時,在一次地委召開的新聞工作會議講話中,他就講到新聞學是一門科學,并提出“既要強調新聞工作的黨性,又不可忽視新聞工作自身的規律性。”

     在擔任總書記之後,習近平更加重視新聞學學科建設問題。在2016年“2.19”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講話中,他專門談到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和要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新聞教學、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的問題。他強調“要使新聞學真正成為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學科,使學新聞的學生成為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優秀人才”。

    綜上所述我認為,當前我國的新聞學科建設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進入了曆史上從未有過的最好時期。我們應該很好地利用這一“黃金時期”,加快推進新聞學科建設,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科學體系奮力工作!

    我作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召集人,這些年幾乎每年都要召開學科建設研讨會,組織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推進新聞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并以此帶動新聞教育其他方面的工作。我認為,學科建設是個抓總的東西,學科建設搞好了可以帶動學術研究,帶動學院發展,帶動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所以搞好學科建設,是推動和促進相關領域各項工作的重要環節。

    這些年我一直在宣傳一個理念:堅持“新聞立學”和“新聞立院”。昨天我跟張紅軍院長特意談到,咱們成立新聞傳播學學會,也要堅持“新聞立會”。這是什麼意思呢?咱們這個一級學科“新聞傳播學”,實際上含括了兩個學科:新聞學和傳播學。有關主管部門用“新聞傳播學”這個名稱來作為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學科加在一起的一級學科名稱,我認為不妥,不恰當。為此我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藝術傳播學”能代表“藝術學”嗎?我想大家一聽就明白,顯然不合适。那麼用“新聞傳播學”來代表“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學科怎麼就可以呢?

    其實按我的理解,新聞學和傳播學一級學科的名稱嚴格說,應該稱作“新聞學與傳播學”,或是“新聞與傳播學”。因為“新聞傳播學”,隻是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學科的交叉學科,它既不能完全代表“新聞學”,也不能完全代表“傳播學”。

    既然是兩個學科,那麼我認為在中國辦新聞教育也好,做學術研究也好,搞學科建設也好,都應該立足于先把新聞學做好,以此作為基礎和根本來推動其他相關學科,如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傳媒經濟學等學科的建設及相關工作。我主張的“新聞立學”“新聞立院”“新聞立會”,包括“新聞立刊”,就是這個意思。

    在我國新聞工作被視為“黨的生命的一部分”,視為“黨和國家前途和命運所系的工作”,視為“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重要工作”,正因為此,發展新聞學被置于國家戰略的重要地位。黨中央多次強調要建設好新聞學科,要搞好馬新觀教育,其意義不言而喻。

     傳播學作為改革開放後從西方引進的一門新學科,這幾十年發展迅速,成果明顯,其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在不斷提升。現在的關鍵是如何盡快使西方傳播學實現本土化、中國化的問題。這就需要按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人民大學時所說的那樣,“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來不斷推動傳播學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設起中國傳播學的知識體系和理論體系,使中國傳播學有一個質的飛躍,有一個大的發展,這應該成為我們的共識。

    當然,中國新聞學也有一個創新發展的問題。我這次提交的發言題目就是“堅持守正創新,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學和傳播學科學體系”。為什麼用“守正創新”?這是習近平提出來的。他在“5.17”座談會講話中就用了“守正創新”。

    什麼是“守正”?我認為“守正”,就是要守好新聞學專業基本的東西,符合新聞規律的東西,特别是中國共産黨新聞事業和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在長期實踐中積累與傳承下來的好經驗、好傳統、好理論。最近我參照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曆史決議,總結了黨的新聞事業百年奮鬥的十條曆史經驗,這十條經驗都是傳統的東西,都應該始終堅持和傳承,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麼了”“人類向何處去”等時代命題,更需要回答好“我們應該怎麼辦”這一重大命題。

    學科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創新,要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對新聞學來說尤其要堅持思維、理念和方法的創新。因為新聞工作始終處在不斷求新求變的過程之中。怎樣在堅持守正的基礎上,通過創新思維、理念和方法,加快構建能夠體現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這就需要“立足中國土,請教馬克思”,尤其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來研究中國實踐,解決中國問題,同時也要用中國實踐來驗證中國理論,發展中國理論。

    因為是應邀參加江蘇省新聞傳播學學會成立大會,我專門談了學科建設問題,并将其放在一定高度上來理解和認識。我想我們做好新聞學科和傳播學科建設,努力促進兩個學科的發展,最終是為了繁榮發展中國特色新聞學和傳播學。

    讓我們齊心協力,并肩奮鬥,多做貢獻!(本文系鄭保衛教授7月16日在由江蘇紫金傳媒智庫和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共同舉辦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高端論壇”的發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