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楊名宜副教授團隊在CSSCI期刊《當代傳播》2024年6期上發表了題為《技術賦能的出海之路:虛拟偶像的準社會交往研究》的論文。該研究得到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傳播創新與未來實驗平台主任喻國明教授的指導。論文第二作者為我院2023級新聞傳播學碩士生董佳宜。

該論文基于虛拟偶像鹿鳴的YouTube賬号研究,探讨了虛拟偶像技術在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研究發現,虛拟偶像技術能夠降低傳播壁壘,促進文化互通。一方面,其高度仿真且契合中外審美共性的形象設計,以及融入親近性因素的迷因類内容,有助于消解海外受衆的抵觸情緒,為情感交流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虛拟偶像具備強關系屬性,在技術賦能下能夠回應受衆的想象,并優化交互方式,從而構建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随着受衆對虛拟偶像的準社會交往關系的建立,其對中華文化的接受度和認同感也随之提升。論文結合技術可供性理論,旨在為虛拟偶像的國際傳播賦能。
本論文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廣西-東盟跨境電商網絡營銷數字化平台的構建與應用研究”階段性成果,曾獲“2024第八屆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大連論壇暨第二屆東北亞文明對話論壇”二等獎。
近年來,楊名宜副教授深耕人工智能虛拟數字人研究,在《當代傳播》《新聞與寫作》《編輯之友》等期刊發表相關論文6篇,知網統計引用次數252次(2020年至今),其中第一作者論文被引用93次。2024年在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專著《虛拟偶像生成與接受的互動關系場域研究》。
楊名宜副教授還主持廣西科技基地和人才專項項目、自治區教育廳科研項目各1項。曾榮獲第九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廣西賽區)優秀指導教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