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院2009年至2017年科研項目彙總表
|
序号
|
項目名稱
|
項目級别
|
項目來源
|
項目負責人
|
項目編号
|
縱橫向類别
|
1
|
從重大題材報道看西部對外傳播——以廣西主流報媒對區内重大題材報道策劃為例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
20090457
|
B類縱向
|
2
|
網絡傳播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内典型性網站為例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
20090458
|
B類縱向
|
3
|
廣西電影産業的現狀和發展策略研究——關于廣西電影制片廠的SWOT分析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
20090459
|
B類縱向
|
4
|
南甯城市居民展覽文化消費調查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
20090460
|
B類縱向
|
5
|
網民議程設置對媒介話語權的重構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
20090461
|
B類縱向
|
6
|
《連線東盟》欄目品牌塑造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
20090462
|
B類縱向
|
7
|
廣西福壽文化産業發展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邢永川[新聞傳播學院]
|
20090809
|
科研縱向
|
8
|
越南華文媒體現狀及與廣西媒體合作前景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易文[新聞傳播學院]
|
20090813
|
科研縱向
|
9
|
視覺文化的傳播與壯族形象的建構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劉洪[新聞傳播學院]
|
20090814
|
科研縱向
|
10
|
網絡和新媒體背景下廣西受衆的新聞接受心理與行為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江宇[新聞傳播學院],鄭智斌
|
20090815
|
科研縱向
|
11
|
關于開展雜志媒介信息傳播及效果評價的調查
|
計劃内橫向
|
廣西南甯識圖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1]
|
黃海珠
|
20090858
|
計劃内橫向
|
12
|
廣西現已通車的高速公路路牌廣西告經營管理與點位規劃
|
計劃内橫向
|
廣西交通實業有限公司[1]
|
覃勝南
|
20090930
|
計劃内橫向
|
13
|
論廣西傳媒營銷力的提升與高效團隊的架構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黃海珠[新聞傳播學院]
|
20091015
|
科研縱向
|
14
|
從偶像喪失到角色颠覆--媒介化社會大學生對媒介角色認知與評價的社會學解讀
|
部級
|
國家教育部[1]
|
劉曉慧[新聞傳播學院]
|
20091115
|
科研縱向
|
15
|
南甯日報改版的理論與實踐
|
計劃内橫向
|
廣西日報社[1]
|
黎明潔[新聞傳播學院]
|
20091267
|
計劃内橫向
|
16
|
突發事件與廣西新聞發布研究
|
廳級
|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00848
|
科研縱向
|
17
|
中國—東盟傳媒合作機制研究:現狀、保障與未來
|
廳級
|
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1]
|
李慶林
|
20100887
|
科研縱向
|
18
|
廣西城鄉信息一體化的網絡路徑研究—以“國家基礎商務網絡化工程”廣西段建設為例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趙晟[新聞傳播學院]
|
20110912
|
B類縱向
|
19
|
威權政治VS多元文化:新加坡媒介倫理探析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劉婷[新聞傳播學院]
|
20110914
|
B類縱向
|
20
|
中國大學生對社交網站的使用動機研究—基于對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學生的實證調查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黃浩銘[新聞傳播學院]
|
20110915
|
B類縱向
|
21
|
政府網站建設及輿論引導研究—以廣西區市級政府網站為例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闫征[新聞傳播學院]
|
20110916
|
B類縱向
|
22
|
廣西新聞從業者的價值取向—以南甯傳統媒體從業人員為例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許榮華[新聞傳播學院],張錦程[新聞傳播學院]
|
20110917
|
B類縱向
|
23
|
網絡語言主流化與大學生媒介素養培養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1]
|
黨東耀[新聞傳播學院]
|
20110926
|
B類縱向
|
24
|
影響廣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及對策建議
|
其他
|
中央民族大學[1]
|
黃海珠[新聞傳播學院]
|
20110969
|
科研縱向
|
25
|
馬克思、哈貝馬斯和麥克盧漢的傳播觀比較研究
|
部級
|
國家教育部[1]
|
李慶林[新聞傳播學院]
|
20110988
|
科研縱向
|
26
|
動物疫病風險交流技術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10999
|
計劃内橫向
|
27
|
廣西媒介融合機制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黨東耀[新聞傳播學院]
|
20111001
|
科研縱向
|
28
|
新媒體廣告中民族文化植入與傳播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段送爽[新聞傳播學院]
|
20111012
|
科研縱向
|
29
|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受衆媒介素養調查和媒介教育體系建構
|
國家級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郭麗華[新聞傳播學院]
|
20111033
|
科研縱向
|
30
|
越南革新時期新聞傳媒研究
|
國家級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易文[新聞傳播學院]
|
20111034
|
科研縱向
|
31
|
基于廣西新媒體實踐的媒介融合模式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黨東耀[新聞傳播學院]
|
20111121
|
科研縱向
|
32
|
泰國華文紙媒的影響力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黃海珠[新聞傳播學院]
|
20111152
|
科研縱向
|
33
|
“十二五”時期文化體制改革規劃預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11526
|
計劃内橫向
|
34
|
創業專題片
|
計劃内橫向
|
西鄉塘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078
|
計劃内橫向
|
35
|
影像傳播與廣西旅遊品牌塑造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吳灏鑫[新聞傳播學院]
|
20111561
|
科研縱向
|
36
|
西南少數民族紀錄片文化傳承與傳播研究
|
部級
|
國家教育部[1]
|
汪磊[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140
|
科研縱向
|
37
|
從新華體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
|
部級
|
國家教育部[1]
|
嶽曉華[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143
|
科研縱向
|
38
|
傳媒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的困境分析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張鴻飛[新聞傳播學院]
|
20111563
|
科研縱向
|
39
|
“十二五”期間廣西廣告産業問題域對策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覃勝南[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207
|
科研縱向
|
40
|
廣西南甯地區都市類報紙發展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李仕生[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253
|
科研縱向
|
41
|
南甯市廣告産業發展規劃編制
|
廳級
|
南甯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1]
|
覃勝南[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477
|
科研縱向
|
42
|
狂犬病風險交流策略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719
|
計劃内橫向
|
43
|
布病風險交流策略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720
|
計劃内橫向
|
44
|
中國—東盟傳媒合作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
國家級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李慶林[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791
|
科研縱向
|
45
|
“三網融合”背景下西南多民族地區廣播電視媒體發展戰略研究
|
國家級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黨東耀[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792
|
科研縱向
|
46
|
英國瘋牛病風險交流經驗與得失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910
|
計劃内橫向
|
47
|
廣西突發事件與媒體應對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廣西區黨委宣傳部調研室[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20975
|
計劃内橫向
|
48
|
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過程中的信息生産、交流和共享機制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李慶林[新聞傳播學院]
|
20130253
|
科研縱向
|
49
|
動物疫情病風險交流技術實踐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30399
|
計劃内橫向
|
50
|
故事漫畫創作表現技法新探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唐方文[新聞傳播學院]
|
20130404
|
科研縱向
|
51
|
狂犬病風險交流效果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30687
|
計劃内橫向
|
52
|
媒介融合與地方高等院校新聞傳播教育特色化改革研究
|
省級
|
自治區教育廳[1]
|
黨東耀[新聞傳播學院]
|
20130991
|
B類縱向
|
53
|
廣西精神傳播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覃勝南[新聞傳播學院]
|
20131041
|
科研縱向
|
54
|
基于廣義視角的中國傳統社會廣告傳播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張劍[新聞傳播學院]
|
20111645
|
科研縱向
|
55
|
基于生态學視角的中國傳媒企業成長研究
|
部級
|
國家教育部[1]
|
陳瑞群[黨辦、校辦]
|
20131343
|
科研縱向
|
56
|
東盟各國的廣告業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張劍[新聞傳播學院]
|
20131378
|
科研縱向
|
57
|
戰略傳播視野下廣西提升對外傳播能力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王輝[新聞傳播學院]
|
20131379
|
科研縱向
|
58
|
中國獸醫現場流行病學經濟學分析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40396
|
計劃内橫向
|
59
|
布魯氏菌病區域化綜合防控試點調研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40397
|
計劃内橫向
|
60
|
海洋生态保護技術培訓班
|
省級
|
廣西科技廳[1]
|
商娜紅[新聞傳播學院]
|
20140421
|
科研縱向
|
61
|
社會化媒體的責任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蘇華[新聞傳播學院]
|
20140455
|
科研縱向
|
62
|
1950年代初期上海新聞界思想改造運動研究
|
部級
|
國家教育部[1]
|
丁騁[新聞傳播學院]
|
20140539
|
科研縱向
|
63
|
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媒介接觸與文化傳播調查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黃海珠[新聞傳播學院]
|
20150145
|
科研縱向
|
64
|
影像方志的文化傳承與傳播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廣西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
|
汪磊[新聞傳播學院]
|
20150223
|
計劃内橫向
|
65
|
高鐵背景下桂平旅遊資源整合策劃與營銷
|
計劃内橫向
|
廣西桂平市人民政府[1]
|
陽國亮[原校領導]
|
20150256
|
計劃内橫向
|
66
|
高鐵背景下《新編桂平曆史文化簡史(遊客版)》及《新編桂平旅遊景點導遊詞》
|
計劃内橫向
|
廣西桂平市人民政府[1]
|
嶽曉華[新聞傳播學院]
|
20150257
|
計劃内橫向
|
67
|
狂犬病風險交流調查評估
|
計劃内橫向
|
廣西壯族自治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50310
|
計劃内橫向
|
68
|
運用宣傳片進行狂犬病防治政策和知識傳播的效果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50311
|
計劃内橫向
|
69
|
全媒體時代廣西黨報“三農”報道改革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張明[新聞傳播學院]
|
20151165
|
科研縱向
|
70
|
抗戰時期廣西報紙的大衆化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李時新[新聞傳播學院]
|
20151166
|
科研縱向
|
71
|
互聯網+南疆(廣西)古迹傳播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劉洪[新聞傳播學院]
|
20151172
|
科研縱向
|
72
|
“一路一帶”背景下廣西對外傳播的全球化流動場景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劉曉慧[新聞傳播學院]
|
20151218
|
科研縱向
|
73
|
中國邊疆省區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
部級
|
中共中央宣傳部[1]
|
萬憶[新聞傳播學院]
|
20160006
|
科研縱向
|
74
|
廣西廣電網絡公司互動電視業務發展策略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廣西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1]
|
萬憶[新聞傳播學院]
|
20160167
|
計劃内橫向
|
75
|
新媒體環境下廣西城市形象感知與傳播策略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江宇[新聞傳播學院]
|
20160206
|
科研縱向
|
76
|
馬克思主義影視傳播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汪磊[新聞傳播學院]
|
20160207
|
科研縱向
|
77
|
新媒體傳播對廣西休閑文化發展的影響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黃達安[新聞傳播學院]
|
20160208
|
科研縱向
|
78
|
廣西各級地方政府“兩微一端”輿論影響力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薛強[新聞傳播學院]
|
20160209
|
科研縱向
|
79
|
新媒體背景下媒介傳播與廣西地方休閑文化互動機制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黃達安[新聞傳播學院]
|
20160296
|
科研縱向
|
80
|
海上絲路建設背景下中國—東盟信息共享機制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李傑鋒[新聞傳播學院]
|
20160305
|
科研縱向
|
81
|
晚清報刊與口岸城市文化嬗變研究——以漢口為例
|
部級
|
國家教育部[1]
|
汪苑菁[新聞傳播學院]
|
20160384
|
科研縱向
|
82
|
北部灣文化傳媒雲
|
計劃内橫向
|
南甯電視台[1]
|
薛強[新聞傳播學院]
|
20160391
|
計劃内橫向
|
83
|
廣西文化産業從業人才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
|
廳級
|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1]
|
黃達安[新聞傳播學院]
|
20170014
|
科研縱向
|
84
|
《防城港市九城同創》專項課題研究
|
廳級
|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1]
|
易文[新聞傳播學院]
|
20170078
|
科研縱向
|
85
|
“一帶一路”視野下的東盟各國廣告文化研究
|
廳級
|
廣西教育廳[1]
|
張劍[新聞傳播學院]
|
20170129
|
科研縱向
|
86
|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網絡遊戲在東盟的跨文化傳播研究
|
國家級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薛強[新聞傳播學院]
|
20170278
|
科研縱向
|
87
|
中國民營報館的階層與社會流動研究(1898—1949)
|
國家級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李時新[新聞傳播學院]
|
20170280
|
科研縱向
|
88
|
東盟國家主要華文華語傳媒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作用的機制與路徑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陳東霞[新聞傳播學院]
|
20170285
|
科研縱向
|
89
|
新媒體條件下的榜樣教育方法創新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唐興[宣傳部]
|
20170288
|
科研縱向
|
90
|
“部校共建”背景下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創新實踐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雷圓媛[新聞傳播學院]
|
20170298
|
科研縱向
|
91
|
着眼農村居民狂犬病預防行為采納的健康傳播幹預的發力點研究
|
省級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70306
|
科研縱向
|
92
|
布病知信行質化調查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70343
|
計劃内橫向
|
93
|
《珍惜生命,遠離狂犬病》播放效果研究
|
計劃内橫向
|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1]
|
吳海榮[新聞傳播學院]
|
20170483
|
計劃内橫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