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新副教授等在台灣《新聞學研究》發表論文

2021/05/01 11:55    閱讀:

台灣《新聞學研究》2021年春季刊(第147期)發表了新聞系副主任李時新副教授和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劉夢禧合作完成的《“理想”與“烏托邦”:成舍我新聞教育理念與實踐論析》論文。

文章認為,報紙的普及率低以及勞資沖突和勞心勞力對立是近代中國新聞界存在的主要問題。成舍我的化解方案就是創辦學校,培養學生成為既能從事腦力勞動又能從事體力勞動的專業人才。這樣,員工橫跨不同部門,實行角色重合,部門之間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一個勞資合作、勞心勞力者合一的報館将有助于報紙的發展,促進報紙的大衆化。成舍我沒有認識到勞心勞力的對立主要是由分工的局限性造成的,人為地打破兩種不同性質勞動的區隔不僅違背了分工的客觀規律,同時又制造了新的對立,即勞資沖突。因此,成舍我“手腦并用”的新聞教育理念,除了拓展學生的知識和印刷技能,沒能提供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是他自陳的“烏托邦的嘗試”。

另外,成舍我提出的“報館主權共有”設想與他闡述的“手腦并用”新聞教育理念有着密切的關聯,也指向中國新聞界的問題;但旨在消減勞資沖突的“報館主權共有”實際上意味着取消管理勞動與執行勞動的分工,與成舍我報館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身分相抵觸,因此無法施行。

《新聞學研究》由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于1967520日創刊,19991月起改為季刊,是“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SSCI)”收錄的第一級期刊,也是ScopusDOAJCIOS數據庫之索引期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