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保衛院長發表《論習近平關于新聞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貢獻》一文

2018/10/31 18:03    閱讀:

 

前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反映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本質特征與客觀規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在8月21-22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了宣傳思想工作要做到“九個堅持”,這些理論成果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的最新貢獻。

2018年,我參加了中宣部主編的《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2018年版)》的編寫工作。按分工,我承擔第一講寫作。接到任務後,我想,作為第一講,應該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要把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作一個系統概括和梳理,特别是要闡述其所作出的獨特的理論貢獻。

另外,作為一種科學的新聞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個開放的理論體系,自19世紀40年代由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創以來,經曆了一個順應時代需要、不斷與時俱進的曆史發展過程。從列甯繼承發展,再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幾代領導人不斷豐富創新,實現中國化,經曆了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時間。

而習近平總書記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就宣傳思想、新聞輿論、網絡安全、文學藝術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等關系意識形态領域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刻的闡述,形成了他獨特的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觀點,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提供了最新的思想成果,作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

如果把習近平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放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來考察,會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其價值和意義,認識其在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方面的重要貢獻。

按照這樣的思路,我設計這一講分為兩個部分,即兩個“節”。第一節簡單梳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創立與發展過程,第二節集中闡述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新發展新貢獻。

我設計的第一節第一目的标題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創立》,主要闡述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對自己創辦和運用黨報黨刊傳播共産主義思想、組織革命鬥争和指導各國無産階級報刊活動實踐的經驗總結,以及對新聞事業一般規律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新聞思想。他們的新聞思想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論基礎,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創立作出了曆史性貢獻。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聞思想涉及了黨報工作的許多重要問題,如黨報的性質與任務、工作原則與工作傳統、黨報同黨的領導機關的關系等。這些思想為無産階級黨報理論與黨報傳統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同時也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奠定了理論基石,成為後來各國無産階級政黨報刊的工作指南。

馬克思和恩格斯新聞思想的提出,使無産階級黨報理論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第一次作為一種獨立的理論和思想存在,并且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嚴格的科學性開拓了自己的發展道路。無産階級黨報理論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以此為基礎,170年來不斷地得到充實和發展,并在同其他報刊理論和新聞觀的鬥争與比較中,顯示出了自己的優越性。

第一節第二目的标題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早期探索與實踐》,主要闡述列甯如何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新聞思想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創辦無産階級黨報為建黨、奪權和建設社會主義國家而鬥争的新實踐新經驗,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新聞思想,将其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列甯在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方面的主要貢獻,一是集中闡述了黨報的宣傳、鼓動和組織作用;二是明确提出并系統論述了黨報的黨性原則,三是領導黨的報刊實現了工作重點的戰略轉移,初步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宣傳的原則和方法;四是從階級分析入手,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自由觀。

列甯通過對自己豐富報刊工作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在馬克思和恩格斯黨報思想中注入了新的内容,從而把無産階級黨報理論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展作出了曆史性貢獻。

第一節第三目的标題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中國化》,主要闡述毛澤東如何總結運用報刊指導革命戰争、根據地政權建設,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新聞理論,有力地推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開啟了特色鮮明的中國化進程。

該部分從毛澤東對黨報功能作用作出明确闡釋;對堅持黨性原則提出明确要求;提出“政治家辦報”的重要思想;強調堅持實事求是,深入調查研究;倡導堅持群衆路線,實現全黨辦報群衆辦報和注重文風建設,提倡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等六個方面闡述了毛澤東在開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進程中的貢獻。

第一節第四目的标題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改革開放時期的繼承發展》,主要闡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幾位黨的領導人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繼承傳統、開拓創新方面所作的貢獻。如鄧小平提出“思想中心”說,突出強調新聞工作黨性原則,指導新聞事業實現工作重點戰略轉移,強調新聞工作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等;江澤民提出“福禍論”的輿論導向觀,明确闡述新聞自由問題的階級實質;胡錦濤提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衆”的工作方針,提出新聞傳播要統籌國内國際兩個方面等。

在經過上面的梳理和論述之後,可以使讀者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及其主要理論成果有一個大概的認識,這就為後面闡述習近平總書記如何根據新時代黨和國家工作實際需要,牢牢把握時代脈搏,積極回應時代關切,因應時代傳播技術變革大潮,對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鼓舞激勵億萬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方面,創新性地提出有關新聞輿論工作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形成符合新時代需要、具有新時代特點的新聞觀,将中國共産黨新聞思想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中國化、時代化譜寫新的篇章打下了基礎,作了很好的鋪墊。

第一講第二節的标題為《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新發展新貢獻》。本節共有七個目,全面闡述習近平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的理論内涵及貢獻。第一目标題是《對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性質地位作出新定位》,闡述了習近平用“一項重要工作”“一件大事”和“五個事關”表述新聞輿論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為準确把握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性質地位提供了依據;第二目标題是《對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作出新表述》,闡述了習近平提出“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48字職責使命,為新聞輿論工作确定了基本工作遵循;第三目标題是《對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方針原則作出新論斷》,闡述了習近平提出了“黨媒姓黨”的鮮明論題,并将“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确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作為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方針原則的思想;第四目标題是《對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創新發展作出新擘畫》,闡述了習近平關于新聞輿論工作要堅持創新,要推動媒體融合,要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等思想;第五目标題是《對網上新聞輿論工作作出新部署》,闡述了習近平提出要把網上新聞輿論工作作為“重中之重”,要做強網上正面宣傳,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等思想;第六目标題是《對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作出新闡述》,闡述了習近平關于加強我國媒體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等思想;第七目标題是《對加強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建設提出新要求》,闡述了習近平關于新聞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以及全黨動手,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等思想。

通過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短短5年多時間裡,習近平總書記就黨的新聞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都作過全面、系統、深刻的闡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觀點,為豐富中國共産黨新聞思想,創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推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8月21-22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又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曆史方位和使命任務,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對做好新形勢下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作出重大部署。

特别是講話中提出的宣傳思想工作要做到“九個堅持”,即“堅持黨對意識形态工作的領導權,堅持思想工作‘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持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裡力、公信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堅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不斷深化對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反映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本質特征與客觀規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觀點和論斷,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從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加強宣傳思想,乃至整個意識形态工作所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和重要制度安排。這些理論成果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的最新貢獻。

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工作戰線需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和準确把握習近平近年來關于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工作一系列講話的精神實質及其豐富内涵,增強遵循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工作規律的自覺性,大力提高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奮力開創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工作新局面,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課題“習近平新時代新聞觀與其治國理政思想研究”(項目批準号:RMXY2018B001)資助成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