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奮進求創新,攻堅克難圖發展”——專訪我院“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國内賽道金獎團隊成員趙一霏

2022/11/21 21:11    閱讀:

20225月至7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等單位聯合舉辦了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數廣集團杯廣西賽區選拔賽。全區共有110所學校、15.6萬個項目、38.1萬名學生參賽。經過區賽專家委員會評審、組織委員會審定,最終評選出金獎275項、銀獎569項、銅獎1451項、單項獎5項、萌芽賽道創新潛力獎”9項、優秀組織獎30項、優秀創新創業導師943人。在此次大賽中,我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20201班趙一霏同學參加的《九天——冷縮電纜接頭先軀》項目榮獲總決賽國内賽道金獎,取得我院互聯網+大賽成績的曆史性突破!

  圖片

 

優異的成績離不開團隊成員的辛勤努力,為此我們特别邀請到了播音201班的趙一霏同學,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金獎獲得團隊背後的故事。

 

紮實準備,磨砺以須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喜提如此榮譽的背後一定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在采訪前期準備工作時,一霏同學指出,從2020年底到今年11月,團隊一共經過了600多天的努力,450次實驗和36種結構嘗試,才最終研發出這項技術。後續為了與中國電建集團和南方電網取得合作,他們曾先後八次前往考察和洽談。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從一霏同學的回答中我們得以明晰,正是前期紮實的準備工作為團隊最終獲得金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片

 

不畏艱險,迎難而上

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的道路往往不會一帆風順,獲獎的過程同樣布滿荊棘。據一霏同學描述,國賽現場賽的ppt比網評階段的ppt要求高很多,因此他們需要根據現實情況多次修改,甚至比賽前夕還在不停改稿子、改材料。并且為了應對區賽和國賽差别較大的問題,團隊成員幾乎每天都要培訓,有時培訓結束的第二天早上還有專家考察路演,就隻能睡幾個小時甚至不睡。不僅如此,由于比賽時間與諸多期末考的時間較近,許多成員除了準備比賽還需要複習備考,時間協調一度十分困難,工作到淩晨兩三點是常有的事,而這種情況一直從7月的區賽到11月的國賽。國賽現場賽因為疫情改為線上比賽,導緻參賽團隊需要自己搭建比賽場地、借設備,讓本就緊張、疲憊的備賽更加雪上加霜。而比賽當天恰好是學校的運動會,由于會議室和學校操場正對,因此當天的會議非常嘈雜。為了幫助收音,團隊的周思齊同學甚至跑到廢品站搬來了很多泡沫箱,還買了KT闆粘在窗戶玻璃上才緩解了嘈雜的問題。但一霏同學表示,即便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團隊成員也沒有一個人松懈,仍然不舍晝夜地在會議室練習和準備。

  圖片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團隊成員們在條件如此艱苦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實在令人敬佩!

 

收獲感動,擁抱自信

經了解,趙一霏同學所在團隊的指導老師吳達慧老師和王南南老師均來自資源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提到兩位老師,一霏同學非常激動:兩位老師始終事無巨細地為我們考慮,從幫我們聯系校友進行資源對接,到陪我們去合作公司參觀、讨論業務,兩位老師從未缺席。在備賽期間,吳老師擔心我們沒有時間吃飯,會經常帶東西來給我們吃,還會細心叮咛我們多穿衣服預防感冒。比賽前,王老師陪我們模拟答辯一直到晚上十一點,令我們非常感動。其實不止兩位指導老師,教務處還有資環材的領導老師們為了讓我們安靜備賽,親自為我們聯系場地,借設備。我的專業老師李朝珍老師和我的班主任宋存傑老師也經常鼓勵我,李老師甚至舍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帶着我一字一句地練,幫助我找到最積極的狀态。另外,羅副校長也親自來視察鼓勵我們,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金獎的背後蘊藏着莫大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這份成功的來之不易。

  圖片

 

談到獲獎的感悟,趙一霏非常感謝學院還有學校為他們提供的這次機會以及老師們的付出與幫助,同時她也非常慶幸她所在的團隊是一個非常友愛的大家庭,她能從每個人身上學到很多品質,每個人對她來說都是一束光。靠近光,追随光,成為光,散發光,趙一霏同學表示,希望自己未來也能夠成為一束光,帶給更多人力量,繼續展現新傳學子的青春風貌!

  圖片

 

從趙一霏同學的分享中,我們看到了一支溫暖堅定的參賽團隊,他們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令我們感動,但他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砥砺奮進,敢于創新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文字/趙一霏 楊佳鑫

圖片/趙一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