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系專任教師高冬娟簡介

2024/11/14 09:14    閱讀:

高冬




研究方向:影視人類學、非遺影像化、新媒體研究、跨文化傳播。

任教課程:《影視人類學》《廣播電視概論》《紀錄片專題研究》等。

學曆學位:中央民族大學人類學博士。

主要獲獎情況:

2024年 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2023年 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教育部)

2017年 全國電力行業優秀影視作品比賽紀錄片組    全國二等獎

2013年 第六屆中國大學生(文科)計算機設計大賽  全國二等獎

學術成果:

(一)代表論文

“虛拟社區中自我認同的反身性重構—基于移動短視頻應用‘快手’的人類學研究”,    

朱靖江、高冬,《複印報刊資料·社會學》(全文轉載),2019年,第11期

“虛拟社區中自我認同的反身性重構—基于移動短視頻應用‘快手’的人類學研究”,

朱靖江、高冬,《民族學刊》(CSSCI),2019年,第04期

3 “真實與虛構的編舞:評電影<何以為家>”,朱靖江、高冬

《中國文藝評論》(CSSCI),2019年,第10期

4 “以‘多元’宣傳‘一體’——論新時代民族團結宣傳中‘意義共同性’的重要價值”,

彭謙、程志浩、高冬,《貴州民族研究》(CSSCI),2019年,第06期

5 “融媒體時代影視人類學寫作的新動态”,朱靖江、高冬

《民族藝術研究》(CSSCI),2021年,第04期

6 “當代中國影視人類學的學科建構與學術實踐”,朱靖江、高冬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CSSCI),2023年,第01期

7 “影視人類學視阈下中國西部音樂紀錄電影探微”,朱靖江、高冬

《電影評介》(北大核心),2019年,第15期

8 “聚合解讀與信息重塑——短視頻知識生産對人類文化傳播的影響”,高冬、朱靖江,《青年記者》(北大核心),2020年,第10期

9 “主體-影像:中國非遺影像化中的經驗互動與意義書寫”,高冬,<獨作>

《電影評介》(北大核心),2023年,第02期

10“非遺‘傳統感’的影像化書寫——以侗族大歌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為例”,

高冬,<獨作>《電影評介》(北大核心),2023年,第05期

11“影像見證與政治否認:巴以沖突中的視覺占領邏輯”,高冬,<獨作>

《區域國别學》(年集刊),2023年,第03期

(二)項目課題

1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2018年),“中國民族志電影史”(項目編号:18BC041),主要參與人。

2 2020年北京市民族藝術學高精尖學科建設課題“中國少數民族‘非遺’影視創作研究”(項目批準号:ART2020Z02),主要參與人。

3 中央民族大學校級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項目(2021年),“影像表述與主體認同——網絡社會中民族音樂藝術的文化表達研究”,(項目号:BZKY2021006),主持人。

4 中央民族大學校級研究生自主科研項目(2019年),“非遺影像化中的文化書寫—以貴州省國家級非遺搶救性記錄為例”(項目号:SSZZKY-2019029),主持人。

5 中央民族大學2018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文化重構與瑤族傳統文化的保護”(項目号:20180103),主持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