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公布了中國科協2020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資助名單,我院2019級專碩研究生陳岚、2019級學碩研究生文藝晨合作申報的項目名列其中。
陳岚、文藝晨在導師劉洪教授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了《COVID-19中“偶像級專家”形成路徑與信任機制關系研究》項目的申報,并獲得5萬元項目經費。


該項目立足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大背景,此次的疫情使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不利影響波及到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這類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若處理不得當,宣傳教育不及時,民衆不信任不配合,伴随而來的不僅是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還會造成謠言四起、虛假信息不斷、社會恐懼感蔓延和國家政權不穩等問題,在國際方面也會導緻國際形象受損,如污名化、陰謀論等。最終從災害事件上升到被人利用成為政治攻擊的工具。因此,應急科普的深入研究在當今尤為重要。
項目試圖通過研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如鐘南山院士、張文宏醫生、李蘭娟院士等的“偶像級專家”形成路徑與信任機制的重要關系,以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促進各方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解決與應對,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次生性災害,促進社會治理有序。在理論方面,力求豐富應急科普的微觀研究,從具體社會現象着手,并從信任機制角度提出假設,将“偶像級專家”的形成路徑與信任機制進行聯系研究,探索其中的關系,并與美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專家與政府、民衆之間的關系以及背後内在邏輯對比研究,從而促進我國應急科普研究理論的發展。
據悉,《中國科協科普部關于申報中國科協2020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的通知》發布後,共收到11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薦申報項目491個,經專家嚴格評審,确定對其中50個項目予以資助,陳岚、文藝晨一起申報的項目作為“科普理論與實踐研究”類項目之一獲得立項。該類其它項目立項單位大多數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中國科協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項目”是中國科協科普部應《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要求,繼續實施搭建科普交流平台,促進科普專門人才成長,引導、支持高校科普相關專業、方向在讀研究生積極參與科普研究和實踐,增強其對科普研究和實踐的興趣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項目。(陳岚、文藝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