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部校共建 - 正文

“發現美﹒傳播美”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到百色起義紀念館

2019/07/21 10:05  藍歆旻  閱讀:

 7月17日下午,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發現美﹒傳播美”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百色起義紀念公園,團隊一行師生26人對百色起義紀念館進行了參觀考察,在實踐中領悟并學習百色起義精神。

 百色起義紀念館位于百色市城東路迎龍山上,正值午後,師生們一行在炎炎烈日下登上百米石階,遠遠便可看見鄧小平同志的雕像屹立在百色起義紀念館前方。紀念館大門四根粗大圓柱穩穩地支撐着皇冠形的外廊,象征着百色人民頂天立地、氣壯山河、砥柱中流的氣魄,大門兩側的浮雕則生動地再現了“土地革命”和“武裝鬥争”的場面。

(百色起義紀念館外觀)


 進入紀念館中,同學們跟随者講解員趙婉夷的講解依次進行了參觀。百色起義紀念館内共有重要文物326件,照片428幅,主要以文物展示有關百色起義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在布展主題上,突出表現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和百色起義革命先輩的偉大精神。

(實踐隊員參觀百色起義紀念館)

 

 19291211日,中共中央代表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李明瑞、陳豪人、雷經天等同志在廣西百色組織領導了武裝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右江蘇維埃政權,創建了右江革命根據地。百色起義是在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後,中國共産黨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一次光輝實踐,極大地動搖了西南半壁的封建反動統治,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通過參觀,同學們對百色起義的曆史背景、起義準備、起義經過與結果有了系統的認識和學習。

 在參觀過程中,一台老式手搖油印機引起了同學們的注意。這是1929年紅七軍政治部曾用過的手搖式鉛字印刷機,用于印刷紅七軍前委機關報《右江日報》,該報也成為了紅軍創辦最早的一張鉛印報紙。講解員介紹到,“紅七軍為了積極開展社會宣傳活動,當時的宣傳就是采用畫漫畫、寫标語以及辦報紙的方式。《右江日報》是中共廣西前委于192911月初在百色創辦的,并由張雲逸題寫報名,如今成為了百色市委機關報。”在百色起義中,正是《右江日報》發揮了巨大的輿論宣傳作用,激勵了大批先進分子投身到革命當中。

(百色起義紀念館中紅七軍曾用過的手搖式鉛字印刷機)


 今年是百色起義90周年,參觀百色起義紀念館是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重要内容之一,對于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都有深刻的意義。新聞171班的徐凡同學在參觀結束後說到:“這次參觀讓我了解了百色起義的全過程和鄧小平同志的偉大功績。紅七軍從無到有并逐漸壯大,離不開鄧小平同志和優秀革命前輩們的巨大努力。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我們應該學習老一輩革命同志的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文/藍歆旻)

(實踐團在百色起義紀念館合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