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部校共建 - 正文

讀書的 “厚”與“薄” ——我院開放式讀書活動側記(一)

2016/06/03 17:55  許乃顯/文 羅月穎/圖  閱讀:

 

                                               

随着開放式讀書教學活動的開展,同學們案頭的書籍由薄變厚,而每讀一本書,都是先由薄變厚,再由厚變薄。

    由于活動采用“綠色讀書,屆屆相傳”的方式。眼下畢業季,正值同學進行書本的歸還工作,為下學期的讀書活動的開展提前準備好書本。此外,同學們不能在書籍中做筆記,廣播電視新聞學141班的郎菊的筆記本寫得滿滿當當,全都是她對重點觀點的批注和讀後感,偶有不能明白之處,便查閱相關資料,她說這是把書籍讀“厚”的過程,而理解和消納便是把書讀“薄”。  

                 

 

在把書從厚讀薄的過程中,“看不見”的知識正以“看得見”的成果呈現。在2014-2015學年春季學期“優秀讀書報告”評選中,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評出獎項100餘篇和20餘篇,其中一等獎各有10篇和3篇,新聞學122班的劉潇的《娛樂時代需要媒體的文化堅守》一文警惕當下大衆傳媒的“泛娛樂化現象”,堅守文化陣地,獲得一等獎;新聞學131班的陶敏是2014-2015學年秋季學期“優秀讀書報告”二等獎獲得者,她認為“開放式讀書教學活動”所推薦的書籍對新聞事件有解讀的作用,“我的讀書報告寫的是‘ISIS與極端宗教主義’,就是因為當時那個新聞比較火,又從《一篇讀罷頭飛雪:重讀馬克思》中看到馬克思對于宗教的解讀。”讀書活動同時結合專業,進行“閱讀獎”評選,分為新聞作品類、視頻制作類、廣告設計類和播音主持類以及主題微博獎5類,并頒發獎勵。

 

20153月起,“查詢式讀書”為“開放式讀書教學活動”注入新活力。在閱讀推薦書籍的基礎上,設立“民主”、“自由”、“蘇聯解體”、“美聯儲”等27個關鍵詞,由舊知識聯想到新知識,形成“知識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