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學院“發現美﹒傳播美”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一行26人,在學院黨委書記唐興的帶領下,到靖西市融媒體中心開展調研,了解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情況。

實踐隊來到靖西市融媒體中心
靖西市融媒體中心是中宣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試點單位。該中心于2018年8月成立,由靖西市信息中心、靖西市廣播電視台、靖西市廣播站、農網站和轉播台等合并成融媒體中心,歸口靖西市委宣傳部管理。
早上8點30分,靖西市融媒體中心領導與我院實踐服務隊在融媒體中心中央廚房召開了座談會。市融媒體中心主任李鹂從前期工作籌備、辦公場所建設、人員隊伍配備、部門機構、特色欄目建設等方面詳細介紹了融媒體中心建設情況。該中心根據當前受衆的信息接收渠道和閱讀習慣,以靖西融媒體中心微信公衆号為主打平台,将之前單一的、分散的媒體功能轉型升級為集“權威發布、網絡直播、政府網站、市民之家”為一體的綜合型信息服務平台。

靖西市融媒體中心領導介紹融媒體中心建設和運營情況
“每天一頭條,每周一深度,每月一精品”,靖西融媒體中心采編組在微信公衆号推出的頭條新聞《美翻了,靖西的天空鋪滿了壯錦》單條點擊量達6萬多次、《龍靖高速公路今天正式通車啦!》單條點擊量達4萬多次,微信頭條推文備受百姓關注,日常點擊量也在3千至1萬左右。
融媒體中心主任李鹂說:“在融媒體中心還未建設起來的時候,市傳統媒體普遍面臨着關注度不高的問題。”針對該問題,靖西融媒體中心開通了網絡直播平台,開展了豐富的直播活動,一些直播的點擊量超過10萬次。“2019壯民俗文化大巡遊”關注量達30萬次,在元宵節推出的“湖潤街元宵傳統文化節”特色活動直播點擊量更是高達160多萬次點擊量。截止當前,微信公衆号總浏覽量達3千萬餘次,努力實現“為靖西70萬老百姓提供滿意的新聞産品”的工作目标。
在聽完李鹂主任對融媒體中心建設情況介紹後,師生們與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學院黨委書記唐興認為,靖西市融媒體中心作為中宣部建設試點其經驗很值得學習,靖西市融媒體建設僅用了短短一年時間,将之前新聞信息服務的五個部門真正融合了起來,實現了“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将之前傳統媒體隻有幾百人的關注度,變成了現在擁有20多萬粉絲的新平台,實現了質的飛躍,特别是結合當地人的關注習慣,通過活動直播吸引了衆多粉絲的做法很有成效。”唐書記還提出,要将“我們求别人給信息”轉變為“别人主動找我們發聲”的局面;融媒體中心要積極探索如何真正走向市場,實現體制機制的平穩過渡;在發揮地域優勢、打造融媒體品牌上下功夫,形成可推廣、可複制的建設經驗。并表示,學院願意通過項目的方式,加強與靖西市融媒體中心交流合作,支持中心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覃哲老師說,靖西市融媒體中心發展很快,粉絲數量和活躍度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他們不僅很好地利用新媒體的形式起到了輿論引導的作用,也開發出了直播等深受本地用戶喜愛的媒體産品和形式,實現了信息服務功能。”他指出,融媒體中心建設的人力、優質内容不足仍然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他希望加強與高校新聞院系合作,探索有效的合作機制,共同整合傳播資源,打通基層宣傳思想文化“最後一公裡”,實現産學研共赢的局面。
同學們就融媒體中心建設的現狀、數字雜志的制作、融媒體産品的開發等,與融媒體中心領導進行了交流和互動。
會後,師生們在靖西市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靖西融媒體中心大樓,現場考察了中心日常的工作場所和工作内容。
調研組的徐凡同學表示,這個縣級的融媒體中心,将微信、直播、政務等多方面融合在一起,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典型,真正實現了融合發展。為我們縣級融媒體建設調研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為我們到融媒體中心實習實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新聞組/文,攝影組/圖)

師生們翻閱融媒體中心建設資料

同學們與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交流

同學們察看融媒體新聞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