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橋梁調研團赴南甯三岸邕江大橋和蒲廟大橋開展調研活動

2022/08/04 23:17    閱讀:

722日,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橋梁調研團來到南甯市青秀區,對鄭皆連院士主持設計修建的南甯三岸邕江大橋和邕甯邕江大橋(現稱蒲廟大橋)開展調研活動,通過資料搜集、實地考察、采訪等形式,了解橋梁建設對于城市發展的意義,感受橋梁建設背後蘊藏的工匠精神與建設者的家國情懷。

當天上午,調研團一行人來到南甯市政管理處,與橋梁科科長韋林庚、高級工程師唐三元、張偉峰,圍繞南甯三岸邕江大橋與邕甯邕江大橋設計建造、管理養護等情況展開座談。座談結束後,調研團分兩支隊伍,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分别前往三岸邕江大橋和蒲廟大橋進行實地采訪與考察。

圖片

南甯市政管理處工作人員正在接受采訪

從左到右依次為:張偉峰、韋林庚、唐三元 靳雅茹攝


三岸大橋的南北兩岸,橋梁樁基礎作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根據唐三元介紹,為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要求,南甯三岸邕江大橋改造工程已于2022年年初開工,将在舊橋的旁邊新建一座拱形複線橋,将原本的六車道高速公路橋改為八車道城市快速路。

圖片

南甯三岸邕江大橋全貌 蔡龍雲攝

 

現代科技的運用,推動着橋梁養護工作更科學地進行。去年公路部門做了一個健康監測系統利用傳感器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據韋林庚介紹,未來橋梁管理與養護技術發展的方向為智能化與大數據化。在外觀上,南甯市政管理處采用視頻這一加載最方便的方式,對溫度、結構應力、牢固度以及濕度等的變化進行實時的監控。在橋梁養護管理工作中,數字化是未來的趨向,包括無人機巡查、自動巡查,以後會有更多的新技術應用到日常管理當中去。

圖片

橋梁調研團在三岸邕江大橋合影 彭道傑攝

 

橋梁調研團另一支隊伍在張偉峰的帶領下來到蒲廟大橋。大橋上,最吸引團隊成員的莫過于彩虹般的橋身,在陽光下仿佛雨後彩虹,這也是市民們稱蒲廟大橋為彩虹橋的原因。浩氣展霓虹,彩虹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蒲廟大橋在百姓心中的重要意義可見一斑。

圖片

橋頭石碑上印着“蒲廟大橋” 黃媛華攝

 

據了解,蒲廟大橋于1992年正式開工,為SRC中承式鋼筋混泥土拱橋,全長458.4米,主跨跨徑為312米,居世界同類橋梁之最。由鄭皆連院士任組長的《廣西邕甯邕江大橋鋼骨鋼筋混泥土拱橋設計與施工技術》課題研究被納入交通部八五聯合科技攻關項目,其中由鄭院士提出的千斤頂斜拉扣挂懸拼架設拱肋合攏後松索和千斤頂斜拉扣挂連續澆注拱肋外包鹼兩項新技術為世界拱橋建橋史上首創,在多個實際工程中推廣應用。

畢業于南甯市第四十三中學的靳雅茹一看到蒲廟大橋就感歎像回家一樣,高中時期的她每個月往返學校都要經過蒲廟大橋,連接了南甯市區和蒲廟的大橋在靳雅茹的求學之路上如同一個陪伴者。這還是記憶中的彩虹橋。,作為調研團成員之一的靳雅茹,再次來到蒲廟大橋喚起了她高中時的求學記憶。

圖片

橋梁調研團在蒲廟大橋合影 黃媛華攝

 

通過幾天的調研和采訪,此次橋梁調研團的調研任務落下帷幕。調研團成員們在專業的工程師口中了解到了橋梁曆史以及維護管養情況,在市民們的口中探訪到了橋梁背後的民生故事。一座座橋梁背後是建造者的辛勤付出、維護者的細心呵護,橋梁承載着的不僅是城市的發展,更是民衆美好生活的記憶。

 

文字/向珊 林迪欣 黎思宏

圖片/黃媛華 蔡龍雲 彭道傑 靳雅茹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