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8日,由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發起,與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共同主辦的《為氣候行動鼓與呼——中國氣候傳播案例集萃》出版發行推介會暨學術研讨會,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來自案例書稿參編單位的代表,以及政府部門、高校、媒體、企業、社會組織、智庫等單位的50餘位專家、學者和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圖為出席會議的代表合影)
(圖為鄭保衛主編的《為氣候行動鼓與呼—中國氣候傳播案例集萃》)
首先舉行的是《為氣候行動鼓與呼——中國氣候傳播案例集萃》一書的出版首發式。五家主辦單位領導——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主任鄭保衛、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代表吳海榮、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周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潤澤、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于偉平參加了首發式。
此書是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生态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背景下我國氣候傳播的戰略定位與行動策略(19AXW006)》的研究成果之一,由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君武榮譽教授、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原院長、項目主持人鄭保衛教授帶領其課題組成員共同編寫,現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張輝鋒主持了首發式。
(圖為參加新書首發式的主辦單位領導合影)
在主辦單位領導緻辭環節,鄭保衛教授代表主辦單位對出席會議的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表示誠摯歡迎,對參與書稿寫作、編輯和出版的老師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同時對十多年來始終關心和支持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工作的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趙啟正、解振華、陳雨露教授,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杜祥琬院士等表達深深敬意和感謝!他指出,此書的出版凝聚着所有關心和支持氣候傳播的合作夥伴們的心血。書中收入的70多個典型案例,全面反映了政府機構、新聞媒體、社會組織、企業、公衆和智庫等氣候傳播行為主體在應對氣候變化、開展氣候傳播方面的責任擔當和實踐探索;集中展現了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應對氣候變化所取得的成效和所作出的貢獻;客觀再現了發生在我國廣袤大地上的綠色低碳發展與生活的精彩故事。他希望與會者能夠學習和借鑒這些典型案例所提供的經驗,并且充分利用會議搭建的平台,交流科研成果,凝聚思想共識,為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做好氣候傳播,真正使氣候傳播在中國和世界形成“大氣候”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圖為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君武榮譽教授鄭保衛緻辭)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周勇在緻辭中對鄭保衛教授及其團隊表達了謝意。他表示,氣候傳播是一個深度嵌入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領域。過去這些年,我們在氣候傳播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與各位同道、同事,以及來自學界和業界的諸多專家學者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鄭老師在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期間開創了氣候傳播項目,後期到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擔任院長後仍然對此熱情不減,繼續工作,取得很多成果。這些成果不僅是他個人學術上的成就,也是他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學科建設,以及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學科建設的貢獻。鄭老師是我的長輩,也是我們學界的先進。不管在他哪個年齡段,我所看到的他都是一直保有熱情、沖勁,以及對新聞傳播學科的愛。新聞傳播學科現在正面臨關鍵時刻,有這樣的前輩老師在前面,我對新聞傳播學科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們新聞學院會把氣候傳播研究這個項目持續做下去,并且要做好。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周勇教授緻辭)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王潤澤在緻辭中對鄭保衛教授和氣候傳播項目表示緻敬和感謝。她指出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的行動實踐是“頂天立地”的,一方面它緊緊圍繞國家戰略意圖,以習近平總書記生态文明思想為引領,做了很多政策研究與理論引領工作;另一方面它紮根中國大地,在中國氣候傳播具體實踐的基礎上産出了許多成果。鄭老師是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他的工作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學術資源和精神财富。我們會堅持把氣候傳播項目做下去,努力團結一批新骨幹、新成員,共同把項目做大做強,使之成果輻射面更大更廣。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潤澤教授緻辭)
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吳海榮受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院長王仕勇教授委托,代表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緻辭。他表示鄭保衛老師在2017年12月受聘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後,于2018年3月組建了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緻力于探讨氣候變化與疾病健康之間的關系,努力融通氣候傳播與健康傳播,取得了很大進展和豐厚成果。當前,全球氣候變化正面臨諸多負面因素和暫時困難,需要我們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來做好氣候傳播,以應對這一全球性挑戰。希望通過此書的出版發行,能夠激發人們對氣候變化這一議題的更大關注,能夠更多了解中國大地上正在發生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精彩故事。
(圖為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吳海榮教授緻辭)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于偉平首先代表出版社對所有為該書出版做出努力和奉獻的單位和個人,特别是鄭保衛教授表示衷心祝賀和感謝,同時分享了她終審書稿的感悟和體會。她表示,中國社科出版社秉承“服務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普及和應用”的宗旨,出版了這本具有思想原創性以及實踐意義的著作,并聯合高校學者和社會各界就如何講好中國氣候故事舉行研讨,很有意義。中國社科出版社願與全國氣候傳播學者和社會各界關注氣候變化的朋友一起,共同為氣候行動鼓與呼,為講好中國氣候傳播故事、傳播好中國氣候聲音作貢獻!
(圖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于偉平緻辭)
随後,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吳海榮教授主持了大會發言環節。在該環節,該書副主編、中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徐紅代表案例寫作組介紹了案例書稿的編寫過程及相關情況。書稿責任編輯、中國社科出版社中社博雅總經理陳肖靜介紹了書稿的編輯過程及相關情況。
在之後的大會演講環節,首先由國家氣候戰略研究中心對外合作交流部主任、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原執行主任張志強宣讀了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原主任、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杜祥琬院士的賀信。杜祥琬院士在賀信中祝賀鄭保衛教授新書出版。他認為對氣候變化的研究和傳播,可以加深人類共同面對氣候問題的認識,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識和行動,提高我國氣候變化傳播能力和國際話語權,更好地承擔起國際責任,推動新型國際秩序的建立。他提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曆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實現雙碳目标,這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需要花費幾十年時間才能完成的科學轉型過程。因此,他呼籲要加強深度管理、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和企業參與,同時需要所有人提升意識,投入行動。這是擺在所有氣候傳播研究者和實踐者面前的新使命,希望各位同仁能夠齊心協力,在新形勢下與時俱進,繼續推進氣候傳播的研究與實踐。
随後,新華社原副社長兼常務副總編輯、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顧問馬勝榮,生态環境部氣候司副司長陸新明,中國氣象局政策法規司司長、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顧問潘進軍,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顧問、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氣候傳播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開題專家組組長李希光,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名譽理事長、海南亞洲公益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顧問黃浩明,中宣部退休幹部詹安玲和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志願者付敬等7位領導和嘉賓圍繞“講好中國氣候故事,傳播好中國氣候聲音”這一主題發表了精彩講演。
之後,原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執行主任、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彬彬作為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的代表,國家氣候戰略研究中心對外合作交流部主任張志強作為政府機構的代表,中國新聞社經濟部商務采編室主任李曉喻作為新聞媒體的代表,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香奕作為社會組織的代表,深圳航都文化産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素平作為企業的代表,生态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首席專家賈峰作為智庫的代表先後發言,介紹了他們在氣候傳播方面的做法及經驗。
此後的大會研讨環節,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長、新聞學院教授、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原副主任鐘新,燕山大學出版社社長、《從哥本哈根到馬德裡——中國氣候傳播研究十年》策劃人陳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公共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成員黃河,書稿副主編、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廣西财經學院副教授覃哲,書稿副主編、新鄉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蘇武江相繼作了發言。
覃哲在發言中表示,經過一年多的編撰,鄭保衛教授的新書終于面世,作為該書的編撰者,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次推介會和研讨會。在鄭保衛老師帶領下,2018年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組建了國内第一家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近年來研究中心成功立項了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開展了多個縱向、橫向課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組織了多場全國性氣候與健康傳播研讨會,開闊了研究視野,結識了許多同行朋友,一起見證了“讓氣候傳播真正形成氣候”的過程。我本人和研究生團隊一起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開展了基層調研與氣候傳播實踐公益活動,為氣候傳播的研究和實踐貢獻了綿薄之力。
(圖為書稿副主編覃哲老師發言)
最後,鄭保衛教授作了大會總結講話。他概括了此次會議的特點:規模小、層次高;人數少、能量大;研讨深、效果好。他說這次會議雖然規模不大,人數不多,但卻彙聚了國内氣候傳播領域衆多著名專家和各方面優秀代表,大家借助研讨會提供的平台,結合氣候傳播案例集萃一書的出版,就如何講好中國氣候故事,傳播好中國氣候聲音,把握好我國氣候傳播的戰略定位和行動策略,進行了深入研讨,發表了真知灼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真誠希望各位朋友能進一步認清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當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和所要承擔的艱巨任務,堅持以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為引領,團結一心,努力奮鬥,共同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标,促進生态文明和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和美好世界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努力使氣候傳播在中國和世界真正形成“大氣候”!
(圖為研讨會會場)
(圖為鄭保衛教授與部分參會領導和嘉賓合影。右二為吳海榮教授,左一為覃哲副教授)
(圖為書稿主編鄭保衛教授與書稿副主編和出版社領導、編輯合影)
(圖為出席會議的領導和嘉賓。自左至右:于偉平、潘進軍、周勇、馬勝榮、鄭保衛、陸新明、李希光、王潤澤)
(圖為鄭保衛主任與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骨幹成員合影。右一為吳海榮教授,左二為覃哲副教授,左一為我院畢業研究生、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鄭權)
(圖為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出席會議代表合影。中為鄭保衛教授,右二為吳海榮教授,左二為覃哲副教授,右一為我院畢業研究生、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張喆喆,左一為我院畢業研究生、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鄭權)
文字/鄭權、王青
攝影/楊啟玥、羅一钰、陳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