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以“新時代的國際傳播:中國特色話語體系和叙事體系的建構與創新”為主題的第三屆國際新聞與傳播教育工作交流會在四川外國語大學舉行,我院碩士生王雨嫣、黎錦應邀參會并分别宣講了研究論文。

2020級新聞傳播學碩士生王雨嫣在“中國特色叙事體系與國際話語權”分論壇作了《特寫叙事與新凝視價值:人民日報微博抗疫特寫照片研究》發言。她說,2020年初,來勢洶湧的新冠肺炎( Covid-19)把中國拉到世界聚焦之下,這是對公共醫療衛生體系的一次大考,也是對主流媒體傳播能力的一次考驗。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故事,還是中國制度優勢故事。在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主流媒體的抗疫報道中,湧現出大量新聞攝影特寫佳作,收獲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實踐證明,特寫照片叙事在話語競争中具有脫穎而出的亮點和優勢,可以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有力工具。凝視作為一種觀看方法,在此背景下已經不再桎梏于傳統意義上的欲望糾結與權力運作,而更具有積極的建構性。分析此類特寫叙事如何塑造新的凝視價值,從而構建共同體,不僅推動了凝視論本土化,還為我國共同體思想與制度優勢叙事提供了另一種戰略思想。
2021級新聞與傳播碩士生黎錦在“國際傳播的平台創新與話語選擇”分論壇作了《媒體天職與媒體失範:西方媒體在涉疆涉疫報道的媒介倫理失範現象研究》發言。她認為,在智能媒體時代,信息能在幾秒内實現全球範圍的傳播,信息的互聯互通給世界人民帶來了交往的新機遇,同時,開放的媒介環境使媒介倫理陷入新的困境。西方媒體壟斷傳播格局被颠覆,其所信奉的新聞專業主義和客觀性原則漸顯本色,部分西方媒體在涉疆、涉疫報道中違背了媒體的天職和倫理,出現内容失範、價值失範、職業失範的媒介倫理失範現象。本文旨在歸納其呈現的特征,理解全球媒介倫理新困境,從而反思媒介倫理失範現象的根源,為我國對外傳播策略提供方向,更好探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參與全球媒介倫理建設的路徑,做出中國貢獻。
交流會由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聯合主辦。會議議程分為開幕式、主題演講、院長論壇與分論壇三個環節。48位專家、學者以及34位本、碩、博學生在線進行發言。(王雨嫣、黎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