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需求,開拓創新|蘇州大學傳媒學院賈鶴鵬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作學術講座

2022/02/13 17:18    閱讀:

1月22日晚,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教授、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副秘書長賈鶴鵬應邀為我院師生作了題為《從偉大抗疫精神看本土理論創新——兼談基金申請得失》線上講座。講座由學院氣候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吳海榮教授主持,王輝副院長以及近150名師生在線參與。

講座伊始,賈鶴鵬教授從實證研究成果切入,指出在抗疫情境下,中國公衆的家國情懷與西方學者總結的集體主義不同,更多體現在對國家的信賴和對國家利益的關切上,對國家利益關切超過了對家庭、社區、群體的關注。同時還強調,迄今為止,家國情懷并沒有納入到主流傳播學中,這為本土理論創新提供了機遇。

随後,賈鶴鵬教授詳細講述抗疫精神研究對科學與健康傳播理論創新的啟示。他指出,智媒時代,我們不僅需要反思現有的傳播學理論大多根據個體層面變量來衡量傳播效果,而且需要不斷将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生活中的生動元素理論化、概念化,在建立更加符合中國人行為特征傳播理論體系的,同時防範自說自話,避免無視國際理論成果的盲目描述的而非基于實證數據的本土化理論工作。

在講座中,賈鶴鵬教授還讨論了傳播學理論創新的路徑與挑戰。他表示,我們需要積極利用現有的傳播學理論,又要勇于開拓創新。要将海量的政府課題、決策報告等新知識納入循證決策中,以中國情景、中國議題、中國訴求的普世化推動科學與氣候傳播乃至傳播學理論創新的未來,才能迎接中國科學傳播學術建設的光輝明天。

最後,賈鶴鵬教授結合自己國家社科基金的投标經驗分享申請得失。他認為,國家社科基金的申請一定要把握國家重大和戰略需求,既要符合基金征集人的需求,還要對前人研究有建設的批判。并在此基礎上,在申報書中體現自己的獨特視角、研究基礎和理論貢獻。

講座結束後,賈鶴鵬教授與線上的師生進行交流互動,并對項目申報課題、科學傳播中科學家的身份轉換、本土化理論創新等議題予以詳細解答,并勉勵同學們系統閱讀經典性文獻,争取在閱讀中批判性地思考前人研究,最終發現創新并融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姜力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