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西北19公裡,一個小村莊的一處斜坡上,幾間狹小的土窯洞,每間面積不過十平方米左右,門窗倒是修葺較新。 如果不是路口立有“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舊址”的标牌,很難讓人相信這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發祥地之一。

(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舊址标牌)
7月17日下午,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紅色新聞溯源之行”實踐團一行50多人坐車前來參觀考察。如今,這裡叫延安市寶塔區棗園街道辦溫家溝村王皮灣組。1940年12月30日,中國共産黨創建的第一座廣播電台——延安新華廣播電台于此地的一間窯洞開始播音。這間窯洞作為“新華廣播電台播音室舊址”,2018年入選陝西省近現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築名單。據管理員曹大爺介紹,由于舊址曆史比較久遠,窯洞陳設不少已經破損,平時參觀人員較少。

(延安新華廣播電台原址)
作為新華社的重要組成部分,延安新華廣播電台從誕生之日起,就擔負起了宣傳黨的抗日鬥争的方針政策,報道我抗日軍民的英勇事迹,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罪行和國民黨頑固派反共反人民行徑的重任,其作用意義非常深遠。
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王皮灣舊址經多次修繕、保護。 2013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對王皮灣舊址進行了第二次整修。近幾年,王皮灣舊址成為全國廣電系統、中國延安幹部學院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都有許多新入職廣播電台、電視台的記者、編輯、主持人前來“尋根”,接受黨的新聞優良傳統教育。

(實踐團成員與鄭保衛院長在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舊址門前合影留念)
2018級播音系李航同學說:“參觀舊址後最大的感受就是在那個年代,播音設施和各種各樣的條件都十分艱苦。但是,那個時候的播音員們,卻并沒有因此對自己的職責懈怠,仍對黨和人民的社會事業不斷做出自己領域内能夠做出的最大貢獻,在破舊簡陋的窯洞裡卻依然飽含熱情,為國家和民族發出時代最強音!這一點,我認為非常值得我們現在的播音員學習。”
随後,實踐團一行乘車前往棗園革命舊址進行參觀學習。

(實踐團成員參觀完棗園毛澤東的舊居)
棗園革命舊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裡處,是一個園林式的革命紀念地,共占地面積80畝,是中共中央書記處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園内主要包括中央軍委棗園作戰室舊址、中共中央行政辦公室舊址、中共中央機要局舊址、中共中央書記處禮堂舊址、五大書記銅像、中共中央管理局舊址、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劉少奇等人舊居。
舊址四季景色秀麗,環境清幽,内生長着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園内有一座蘇式小禮堂,1945年毛澤東接受蔣介石的邀請去重慶談判的決策,就是在這裡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做出的。
在進入領導人居住區前,可以看到當時中央五大書記(任弼時、周恩來、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在一起昂首闊步的銅像,雕刻的惟妙惟肖。

(實踐團在五大書記處合影留念)
實踐團在棗園參觀了約一小時。2018級學碩班的殷張鵬同學感慨說道,毛澤東等革命領導人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依然能夠完成建立新中國的偉大事業。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更應該肩負起時代的重任,了解曆史、走進曆史、深入曆史,塑造健全的曆史觀,并繼承前輩們艱苦奮鬥的作風,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邵慧
圖:甯豔納、溫進浪、黃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