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紅色新聞溯源之旅”團隊的52名師生到南泥灣大生産運動臨時展覽館,感受抗戰時期軍民共同奮戰的曆史,體會南泥灣所承載的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内涵。
南泥灣位于延安東部的寶塔區。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産運動。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内核,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由于舊址整修,臨時展覽廳于2017年7月對外開放,每月大約有6萬人左右參觀。
“臨時展覽館的建立在自然環境和基礎建設方面更勝以往,也因此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參觀學習,感悟革命精神。”講解員李女士說道。“我是土生土長的延安人,小時候曾在棗園擔任小講解員,這是一份弘揚正能量的工作,我宣傳、我驕傲。”

南泥灣大生産運動臨時展覽館内銅像
看着講解員解讀一張張老照片背後的故事,團隊成員仿佛穿越時光,回到過去那個拿着鋤頭、喊着号子、墾荒種地的火紅歲月。他們有的緊蹙眉頭,不放過講解員叙述的每一個字;有的專注地盯着照片下的講解文字,不放過任何一個獲得知識的機會。

團隊成員在臨時展覽館參觀學習
最後,團隊師生來到展覽館旁廣場,一起合唱歌曲《南泥灣》。團隊成員汪苑菁老師表示:“今天的講解讓我感觸頗深,尤其是三五九旅在此通過自主能動來進行勞動開辟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南泥灣精神可以說是延安精神的一部分,軍民共同勞動的做法與當下的群衆路線相呼應,也正是通過這種團結各階層的方式,共産黨在此度過最艱難的歲月,最終取得抗戰的勝利。對于學生來說,要懂得接觸曆史、了解曆史,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兩種方式都要踐行,從而樹立正确的曆史觀。”來自18級學碩班的劉夢禧同學表示:“今天的行程雖然很累,但卻讓我們收獲不少,了解了南泥灣的曆史後,更加理解了那句老話——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

汪苑菁老師發表活動感言
文:彭仕亨
圖:周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