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之行”實踐團參觀延安寶塔山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

2019/07/22 10:48  審核:李仕生  閱讀:

“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7月19日上午,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紅色新聞溯源之行”團隊成員登上延安寶塔山,尋訪革命足迹。

寶塔山位于延安城區中心,因為山上建有寶塔而得名,寶塔始建于唐代明代重修。寶塔山是中國革命聖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建國後,國務院将延安寶塔山歸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安革命舊址之中。1956年,我國著名文學家賀敬之回到闊别10年的延安時,曾寫下激情澎湃的詩篇《回延安》,贊頌延安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貢獻和建國後的巨大變化。

 (團隊成員在寶塔山合影)  

“紅色新聞溯源之行”團隊在寶塔山舉行了“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易文老師和本科18級李航同學共同朗誦了賀敬之的《回延安》。随後,師生們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院黨委副書記銀健表示,寶塔山指引着中國共産黨奪取革命勝利,在延安老百姓的心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産黨人帶領群衆建設延安、發展延安。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隻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團隊成員重溫入黨誓詞) 

 

(易文老師和李航同學朗誦《回延安》)

“苦不苦,想想紅軍長征兩萬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輩”,團隊的陸斌老師在參觀途中一直鼓勵着同學們。陸老師對此次延安之行感觸良多。他認為能夠在此以重溫入黨誓詞和朗誦合唱的方式緬懷曆史,是榮譽,更是前進的動力。他希望同學們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落實到實踐中。

在尋訪了寶塔山之後,團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在這裡,師生們感悟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革命鬥争的峥嵘歲月,以及團結進取、不怕犧牲的精神。

 (團隊成員在西北局紀念館參觀)

西北局革命舊址位于延安南川花石砭半山腰。194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和陝甘甯邊區中央局合并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區的代表機關,對推動陝甘甯邊區各項工作的發展和全國解放戰争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是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之一,新建成的西北局紀念館為三層建築,建築面積8035平方米,陳列展出面積3515平方米,整個陳列通過運用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真實全面地展現了西北革命根據地創建、發展和壯大的曆程。

參觀展覽後,17學碩班潘蓉同學表示:“西北局舊址,讓我們重溫了陝甘甯邊區發展繁榮的曆史,革命先輩們在陝北土地上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建設探索,這種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的精神,放在今天仍然鼓舞人心!”李航同學感慨,“中國共産黨為了黨和新聞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特别是在參觀了延安新聞紀念館後,從講解中得知中國共産黨為了躲過國民黨的搜查,将在上海的印刷機拆分成部分零件放進棺材裡運回延安,我被他們的毅力和智慧震撼了。”

(文/陳婵 湯誠  圖/梁幕瑞、王钰琪)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