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封面傳媒重慶中心總監、高級記者羅惟巍,四川封面傳媒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數字化市場中心副總監曹實秋到我院西報告廳做主題講座。此次講座由王輝副院長主持,我院學生積極參與。

講座現場
曹實秋做題為《智媒時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講座,他深刻剖析十年來媒介發展、媒體融合的情況,結合封面新聞在智媒體時代進行的探索,向大家介紹智媒體時代下的人才需求。
曹實秋将智媒體時代的人才需求分為四類,分别是“全媒體記者”“專業編輯”“進階運營”“技術思維”。他認為在智媒體時代下媒體融合已經打破了紙媒、電視媒體、新媒體的邊界,要求記者能夠具備文字稿件撰寫、圖片拍攝、視頻剪輯等能力。他鼓勵同學們在大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平台邊界思維,把握不同平台的推送機制。最後,曹實秋強調了技術思維,他認為傳媒人懂技術已經成為時代共識。

曹實秋做講座
羅惟巍講座的主題為《豐滿的理想與骨感的現實,我們文科生該怎麼辦?》。他結合自己的個人經曆,從“就業現實到底有多嚴峻”“文科類同學就業焦慮該如何克服”以及“調整好心态,坦然面對現實,積極争取最好狀況”三個方面出發,向大家分享文科生,尤其是新傳學子應如何應對當下形勢。
羅惟巍指出文科學生的兩大優勢:文字能力相對更強,情商相對更高。當下同學們最大的優勢是年輕,擁有試錯的機會,同學們可以做好就業和再升學的兩手準備。既要重視實習的作用,在實習中提升自己;也要有持續學習的勁頭,文科學習無邊界,厚積才能薄發。既要培養善于發現的眼睛和思維,又要掌握駕馭一門技術的能力,還要成為一個“雜家”,做到融會貫通。這些既是對職業技能的鍛煉,也是克服就業焦慮的良方。

羅惟巍做講座
兩場講座讓同學們充分了解到智媒體時代下媒體的變化與發展趨勢,也給同學們帶來堅定學習新聞傳播的新思考。新傳學子應該打好基本功,掌握豐富技能,在實踐中尋找短闆,不斷提升自我,并對技術保持好奇心,努力成為全媒體人才。
文字/ 羅詩婷 姚玲琪
圖片/曠雪芳 塗雁彬